随着毕业季的到来,学造价专业的毕业生越来越走向工作岗位,选择的单位也很多,但是市场冷冷热热,也会越来越茫然。最近我身边来了一个毕业生,通过与她的交流,与她的专业知识交流,我就想这些年的经验与之年轻的朋友们分享分享。
留意与专业的直接联系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都带着满腔热情,认为所学必须所用,而且觉得自信满满,在初次面试的时候常常会打听公司的各种福利待遇。形成自己理想的工作环境。那么市场是如何看待应届生呢?市场上对于学工程造价、工业与民用建筑、土木工程专业方面的毕业生而言,就业的方向往往是大型房地产行业,各种大型国有单位的附属基建单位,各种建筑行业,各种造价咨询公司等等。我们看看就业范围的话题来说,也是非常的广泛。拥有这么多的机会,毕业生无论是实习还是就业工作,按理应该是大展宏图才对,但是碰壁的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一度怀疑人生。我们逐一看看相关的行业该如何判断与造价的直接关系。
掌握行业核心技能首先是各种大型小型房地产公司或者置业公司,基本都有对口的专业科室,比如技术科、预算审计科、工程管理科,项目部。这些科室和造价都有直接的关系,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如果初入技术科就得学会整理图纸,变更,对接设计院和图纸上的技术问题,需要识图看图记录图纸相关的问题,对于造价的第一步阶段识图看懂图纸和归类图纸及变更等有非常扎实的实操基础才行。如果初入预算审计科,专业是比较适合的,一开始接触的也是看图识图,主要是单体工程的小范围图纸,随着单体工程的图纸是否能看清楚就得着手学算量,计算工程量是造价部门最基本的工作基础,是非常专业的路径之一。但识图看图如果在学校掌握度欠缺,那么直接选造价部门可想难度有多大。
起步以一线为主,循序渐进如果初入的是工程管理科和项目部,主要的是归纳图纸和相关的联系函,变更函等内业资料,对接相关科室的书面资料等等,这些过程和术语也逐步帮助实习者慢慢找到专业术语,为协调工作打下深厚的专业基础。如果你上学学的专业术语在这些科室都用不上,看着陌生,那需要多多加强对这方面的专业理解,明白“行话”。其次是各种大型国有企业的基建部门和建筑行业,有着全面系统管理专业的体制,有着全面的专业需求,但是初入建筑行业最多最长的资本都是需要去项目一线跟踪熟悉各个环节,就是上述详列的那些基础工作要求,识图、放线、看懂图纸、并计算准确工程量,并且学习相关的验收规范和质量规范标准,进一步为相关造价的业务打下实操的扎实基础。总体来说,造价咨询公司类政府部门或者企业,算得上是专业非常对口的工作,但是初入工程造价政府职能部门和造价咨询企业,这些部门对待毕业生的要求相对过高,多数就是打杂或者跑腿送文件之类的零活,因为这些单位性质都是和财务账目有关的,定案的报告或者审批的项目数值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可行性数据依据才能具有权威的,甚至还有一些需要学习合同法务方面等相关知识。如果像以后从事造价行业是需要历练项目过程历练成果来龙去脉完整资料依据,才能独当一面的。我本人建议想从事造价行业的毕业生应该更注重实践,去一线项目上学习基础知识。
造价新人的重点发展路径我年前带一刚毕业的本科生女生。一开始想和公司谈的五险一金,节假日上班报酬,工资薪酬等条件等必须要满足要求。
她直接来应聘造价员,学工程造价的专业。我把建筑公司的施工图纸发给了她,给她打开软件讲目前的施工进度,然后教她识图,她一头雾水看不懂。(其实本科生四年学习识图也不是什么难度,但是恰恰是现在的大学生学的网课多,课件多,手动的实践课少,没有手工绘图,没有亲自设计项目,然后计算工程量,并了解所在地的定额资料等一系列完成一个项目的造价成果,是没有从头到尾完成作业的。而现在的大学生又往往受一些网络合成视频的影响,认为画图就是在软件上点一点,认为计算工程量就是在软件上数数个数就会自动生成。)面对初步的施工图识图,非常盲目,这个时候想系统的学习已经晚了。只能是告诉她什么是建筑图什么是结构图,计算墙体应该去哪个图纸上找尺寸,而且计算的工程量单位需要和定额的单位去对应,计算的砼剪力墙暗柱应该怎么去认识钢筋,怎么去计算一量多用,比如后续套项的时候是砼浇筑,构件模板支设,钢筋制作绑扎,脚手架措施费等一系列计算数据。这个本科生来了一周实习图纸,晚上发朋友圈说自己乌黑的长发要掉了,理由是看图太伤脑筋了,直接打退堂鼓了!就这个案例我想总结的是刚毕业的新手如何提高自己的业务和发展方向,找项目的一线施工现场真的才是锻炼自己,重新学习,更好的借鉴别人的技术经验认真总结,随着现场一目了然的进度才能知道那种科室适合自己的发展。等见习期满转正时候才能更合适的选择方向。祝愿那些未来的造价师们一路高升!对于造价新人,大家有什么建议或者遇到过的趣事,欢迎进行留言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