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包混凝土加固方法
外包混凝土加固法又称截面加固法,通过增加构件的截面和配筋来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减小裂缝宽度。用于梁桥、拱桥、刚构桥、桥墩、基础等。,有条件时可采用此方法进行加固。外包混凝土会增加原有结构的自重。因此,在拟定外包混凝土的尺寸时,应同时考虑外包构件下方结构的承载能力,这是外包混凝土方案是否成立的前提。
钢板粘结加固法
因交通量增加,主梁承载力不足,或纵向主筋严重锈蚀,或梁板桥主梁严重开裂。此时可以用胶粘剂和锚栓将钢板粘结锚固在混凝土结构的受拉边缘或薄弱部位,使其与结构成为一体,用钢板代替附加钢筋,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喷射混凝土加固方法
首先通过植筋的方法将锚筋植入待加固部位的结构中,然后挂钢筋网,再喷射一定厚度的混凝土,形成与原结构共同受力的组合结构。喷射混凝土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是将新拌混凝土在喷射机械和压缩空气的帮助下,通过喷嘴高速喷射到锚固钢筋的喷射面上,然后凝固硬化。
改变结构受力体系的加固方法
这种加固改造的方法就是通过改变桥梁结构的受力体系来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其基本原理是降低控制截面的内力进行加固。对于拱桥加固,通过体系转换的方法,可以将简单拱的受力状态转换为拱梁组合体系的受力状态,即将拱上的建筑物转换为梁结构,拱梁组合体系的受力状态比简单拱更加均匀。此外,对于建在拱上的旧桥,改拱为梁拱带来的恒载减少是非常显著的。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
体外预应力加固法主要用于梁桥(包括简支梁、悬臂梁、连续系梁等)的结构。)的正常服务限制状态超过限制。通过对旧桥施加体外预应力,可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裂缝、减小梁挠度、改善结构各截面受力状态的目的。其基本原理是在梁体外设置钢拉杆或撑杆,通过锚固与加固梁体连接,然后施加预应力,迫使拉杆受力,从而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降低原结构的应力水平,明显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并能减小结构变形,使裂缝宽度变窄甚至闭合。
减轻拱上自重的加固方法
减少拱上的自重也是调整拱上恒载分布的一种手段。虽然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恢复和提高原桥的承载能力,但出发点和适用场合都不一样。调整拱上恒载分布是针对主拱圈变形过大的情况,通过调整拱上恒载来调整拱轴线和压力线。减轻拱上建筑物自重,主要是针对部分双曲拱桥地基承载力低的情况,这一措施降低了对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复合材料加固技术(FRP)
由纤维及网型树脂两部分构成。目前常用的复合材料有E一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三种,其中又以碳纤维(CFRP)材料应用的最为广泛。
采用碳纤维布加固修补桥梁和建筑结构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它是以树脂类胶结材料为基体,将碳纤维布粘贴固化于混凝土结构表面,利用碳纤维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来达到对混凝土结构物进行补强和加固,并改善结构受力状况的目的。
绕丝加固法
绕丝加固法是在被加固构件表面缠绕退火钢丝使被加固的受压构件混凝土受到约束作用,从而提高其承载能力和延性的一种直接加固方法。
该种绕丝加固法具有如下优点:一是提高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二是提高轴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
SRAP加固方法
SRAP加固方法是一种新的导入预应力概念的桥梁加固方法。其利用SR增强材料的高强特性和AP树脂砂浆防腐防水,粘合力强的特点,通过特殊的方法施加对SRAP高强材料施加预应力,从而达到对桥梁的加固。预应力的施加,把膨胀螺栓锚固于梁底两端,软钢丝的两端用螺旋扣环固定于膨胀螺栓上,通过把丝扣反向的螺旋扣环旋紧施加预应力。
桥面补强层加固法
将原桥面铺装全都凿除或凿毛,然后加铺一定厚度的补强层,以增大主梁有效高度及改善桥梁荷载横向分布能力,从而提高单梁承载能力或桥梁结构整体承载能力。
锚喷混凝土加固法
从隧道施工中转化而来的加固方法,主要用于因支点截面尺寸偏小而导致的抗剪强度不足的混凝土梁的加固维修。
增加横向联系加固法增加横向联系,也是近几年采用较多的加固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增设桥梁横向联系,以改善上部结构的荷载横向分布规律,从而达到提高结构整体承载能力的加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