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程圈首页 工程圈分类 切换频道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C120风电灌浆料技术要求

楼主 myjianzhu02

1.1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的施工可分为陆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和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其中,陆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为风机基础灌浆施工,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包括导管架与桩基础连接灌浆施工以及高桩承台基础混凝土与上锚板之间灌浆施工。

1.2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施工前应编制灌浆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

1.3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宜选择环境气温为5℃~35℃的时段进行灌浆施工,且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应避开风浪会导致基础结构晃动的时段。

1.4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灌浆施工应从作业人员数量、灌浆设备工作能力、灌浆材料备料数量、水电保障等方面合理组织,以满足连续灌浆作业要求。

1.5 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灌浆施工后,应待灌浆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上,方可进行上部设备或构件安装。

1.6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用钢结构及限位块、剪力键、管路、封堵器等附件的加工制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有关规定。1.7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钢结构现场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海上风力发电工程施工规范》GB/T50571的有关规定。

1.8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安全管理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海上风电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 NB/T 10393的有关规定。

2 施工准备

2.1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文件或资料:

1陆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前应收集或取得的资料:

1)施工详图和设计说明书。2)灌浆材料来源及进场资料。3)灌浆材料检测报告。

4)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

2 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前应收集或取得的资料:

1)灌浆施工总体方案及施工总平面图。2)灌浆施工作业计划和劳动力组织计划。3)机械设备、备件、工具、材料供应计划。4)施工海域的天气和海况预报。5)灌浆施工工艺流程。6)特殊情况处理计划。

7)灌浆质量标准和检查方法。5.2.2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施工现场作业人员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作业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作业资格,灌浆团队成员数量应满足连续灌浆作业要求。2现场作业人员应进行班前操作培训和安全培训。

3现场作业人员应熟知本人岗位职责、施工技术方案、设备操作规程及安全操作规程等。4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


2.3 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灌浆施工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制浆设备应采用强制式搅拌机。

2搅拌机搅拌轴转速不宜低于30r/min,工作能力不宜低于0.5 m3/h。

2.4海上风电场工程导管架上的预置灌浆管应满足灌浆施工工艺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导管架出厂前应对预置灌浆管进行检漏及堵塞检测。

2单个灌浆空间应设置不少于一主一备两条灌浆管路,主灌浆管注浆口应设置在灌浆段底部且位于灌浆封堵器上方,备用灌浆管注浆口应设置在灌浆段中间位置。

3 灌浆管内径不应小于75mm,且不应存在缩径。

4 灌浆管应采用圆弧形弯头,弯头内径不应小于灌浆软管内径。5灌浆管接口宜集中布置在导管架操作平台上方的同一面板上。

2.5海上风电场工程导管架与桩基础灌浆连接段底部宜设置灌浆封堵器,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封堵器选型应考虑灌浆段结构设计及沉桩和导管架安装施工顺序。2封堵器宜设置在主灌浆管注浆口以下0.5m位置。

3封堵器安装应在钢结构加工厂完成,出厂前应进行质量验收并留有记录。

2.6 海上风电场工程导管架与桩基础连接灌浆施工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专项施工方案配置灌浆船、灌浆系统、清洗设备、应急灌浆设备及发电机、吊机等,灌浆船应符合工程水深、海况要求。

2灌浆系统主要设备应固定在甲板上,加固措施应符合船舶最大倾斜角设计要求。3灌浆系统宜选用包括搅拌机、灌浆泵、灌浆软管和辅助设备等的一体化设备,灌浆系统工作能力不宜低于4m3/h。

4灌浆系统中搅拌机应采用强制式立轴搅拌机,单机功率不宜小于20kW,容量不宜小于0.5m3,当灌浆材料采用吨袋包装时,搅拌机宜具有自动破袋功能。

5灌浆系统中灌浆泵宜采用活塞泵,理论泵送压力不宜小于4MPa,额定工作压力应大于最大灌浆压力的1.5倍。

6灌浆系统中灌浆软管应采用耐压软管,耐压性能不宜低于8.5MPa,直径不宜小于50mm,软管连接宜采用卡箍式快速接头。

7灌浆系统的搅拌机、灌浆泵和灌浆软管的性能应相互匹配,并适应超高性能灌浆材料的性能,搅拌机、灌浆泵均应至少配置2台,并应配备数量充足的灌浆软管备用。

2.7 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材料应进行进场验收,进场验收资料应包括产品出厂检验报告和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及第三方检验报告,海上风电场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还应包括产品认证证书。

2灌浆材料的检验批、取样、进场检测项目和检测方法应符合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风电工程用超高性能灌浆材料》的规定。

3灌浆作业前应检查灌浆材料现场备货量,陆上风电场工程宜为理论数量的1.2倍,海上风电场工程宜为理论数量的1.5倍。

4灌浆材料在现场的运输与贮存应保持干燥,不得受潮和混入杂质,不得与其他材料混合运输。5首次应用于海上风电场工程的灌浆材料产品宜通过原型试验来验证材料的工程适用性。

2.8海上风电场工程导管架与桩基础连接灌浆现场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作业前应对灌浆材料进行试拌或生产性试验。

2现场试拌试验中,搅拌机拌制的同一盘灌浆材料应按三点不同部位取样测试流动度,其相对偏差不应大于 15%。3 陆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

3.1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灌浆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灌浆空间内的混凝土基础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

2灌浆材料接触的锚板、模板、混凝土基础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有松动的碎石、浮浆、浮灰、油污、蜡质等。

3外凸式灌浆设计应使用钢质模板进行支模,并应对接缝处进行密封堵漏处理。4 灌浆作业前24h应对基础混凝土表面进行浇水润湿,并在灌浆前清除积水。

3.2 制浆灌浆设备的布置宜靠近灌浆点。

3.3 灌浆材料应根据推荐的用水量进行拌合,用水量浮动范围不应大于推荐用水量的5%。

3.4 灌浆施工应从上锚板的单侧开始,向另一侧连续推进,不得从两侧同时灌浆。

3.5 灌浆施工中宜采用灌浆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部推动灌浆材料,不得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3.6 外凸式灌浆中灌浆厚度达到设计值的±5mm时可结束灌浆;内嵌式灌浆中灌浆面高于上锚板底面时可结束灌浆。

3.7 外凸式灌浆中发生漏浆应及时对模板漏浆部位进行封堵。

3.8 灌浆完毕后裸露部分应及时用塑料薄膜覆盖,待灌浆材料终凝硬化后应揭膜并加盖土工布、草袋、棉被等,进行洒水保湿养护或喷洒养护剂,保湿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9 施工环境温度大于35℃时,应按高温环境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取搭建遮阳网或湿帘的措施,防止制浆及灌浆部位受到阳光直射或其他热辐射,灌浆部位温度不应大于35℃。

2灌浆施工宜选择早晨、傍晚或夜间气温较低时进行。3 灌浆材料浆体的入模温度不应大于30℃。

4灌浆作业宜增加人员和设备配置,加快施工速度。

3.10日平均温度低于5℃时,应按低温环境施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材料应提前置于有加热设施的保温封闭储料室内备用。

2灌浆施工前可采取搭建暖棚措施预热混凝土基础表面,表面温度宜在10℃以上。3 灌浆材料拌和可采用不超过55℃的温水,浆体的入模温度宜在10℃以上。

4 灌浆施工后可采用覆盖棉被或电热毯及搭建暖棚等方式进行保温,灌浆材料受冻前强度不宜小于强度设计值的30%。

4 海上风电场工程灌浆施工

4.1海上风电场工程导管架与桩基础连接灌浆施工前,应具备下列条件:

1沉桩、导管架应安装完成并通过验收。

2 灌浆船供电、供水、起重等辅助措施应检查有效。

3环形灌浆空间内钢筒表面应进行冲洗清理并通过验收,不得有浮锈、油污、泥沙及海生物等。4预置灌浆管路应保持畅通。5封堵器应检查有效。6灌浆系统应正常工作。

7 灌浆施工所用材料应备货充足。

4.2 灌浆前应关注施工海域的天气和海况预报,在灌浆空间形成并具备灌浆施工条件后应尽快施灌,并应在72h内完成灌浆施工。8

4.3 灌浆船进点就位抛锚后应搭设灌浆船与导管架之间的临时过人和管线通道,应及时连接灌浆软管并与导管架上灌浆口连接。

4.4灌浆施工应采用从灌浆空间底部自下而上的灌浆工艺,每个灌浆空间的灌浆应一次完成,且灌浆时间应小于灌浆材料初凝时间。

4.5灌浆施工主要工序应包括灌浆设备和空间淡水冲洗、润管、灌浆材料浆体制备、泵送压浆、溢浆、静置和补浆等。

4.6 灌浆前应采用淡水润湿搅拌机、灌浆泵和软管,并应向灌浆管线和灌浆空间快速泵入淡水3 min~5 min冲洗灌浆空间。

4.7 润管料和润管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正式泵送灌浆材料浆体前,灌浆管路应采用润管料浆体进行润管。2润管料浆体应采用专用润管料浆体或者水胶比不大于0.5的水泥浆体。3润管料的拌和用水量及搅拌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4.8 灌浆材料浆体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材料用水量及搅拌应按产品使用说明书进行。

2灌浆材料浆体的初始流动度和表观密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和设计要求,现场取样测试合格后方可入泵。

4.9 泵送压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灌浆压力、灌浆软管压力极限值设置灌浆泵额定工作压力,在泵送过程中灌浆压力不应大于额定工作压力。

2灌浆施工时,应保持灌浆管路完全充满浆体,泵送速度应保持均匀连续,喂料器应保持至少一半充满浆体,不得引入空气。

3 灌浆施工过程应连续进行,灌浆压力和速度应保持稳定。应监测灌浆施工过程中浆体的表观密度,发现不符合的情况,应重新配置。

4主灌浆管无法灌浆时,应采用备用灌浆管。备用灌浆管仍无法灌浆时,可采用插管法继续完成灌浆。插管出浆口不得拔出浆体并应保持在浆面下0.5m以上,插管较长时宜采用分段连接方式。

5灌浆施工发生中断时,中断时间应控制在灌浆材料允许的可工作时间内,重新灌浆前应对灌浆材料浆体工作性进行检测。当中断时间超过浆体允许的可工作时间,应采用备用灌浆管灌浆。

4.10 溢浆的判定条件和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材料实际用量大于溢浆前的理论材料用量,且观测到灌浆空间顶部有溢浆发生时,应停止灌浆施工,转入静置。

2静置时间宜为15min~30min,静置期间应维持灌浆压力稳定。

4.11补浆应符合下列规定:

1静置结束后,溢浆顶面下降应进行补浆。

2补浆量应能充满20cm~30cm的灌浆空间高度。

3应采用低流量进行补浆,在2m3/h的泵送流量情况下,持续溢浆8min~10min后可停止补浆。

4.12 灌浆施工时应采用人工或水下机器人等进行实时监测与检查,发现漏浆应暂停灌浆施工,及时采取应急封堵和超量灌浆等应急措施。

4.13 灌浆过程中出现漏浆宜采用下列措施:

1对于导管架内插腿插入钢管桩形成的灌浆连接结构,出现漏浆应降低压浆速度、延长灌浆时间,超量灌浆直至浆面达到设计标高并不再下沉为止。

2对于裙桩套筒结构导管架,出现漏浆宜优先采取应急封堵措施,如封堵无效宜采用一次做底,二次灌浆工艺。

3对于高桩承台预应力锚栓灌浆,发生漏浆应及时对漏浆部位进行封堵。

4.14 灌浆施工结束后应及时对灌浆系统所有设备进行清洗。

4.15 灌浆过程中和结束后48h内导管架基础结构应避免撞击,灌浆段内外钢管不得发生较大相对位移。

4.16海上风电场工程高桩承台基础混凝土与上锚板之间的灌浆施工可参照陆上风电场工程风电机组基础灌浆施工步骤进行。

5 质量检查

5.1陆上风电场工程风机基础灌浆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灌浆体外观和现场留样试件,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灌浆体外观应密实且无蜂窝、麻面。

2灌浆现场留置同条件养护抗压强度试件每机组应不少于3组,且应采用钢模留样。

5.2 海上风电场工程导管架与桩基础灌浆连接施工质量检查应包括现场检测、试件留样检测、水下灌浆和溢浆过程监测,以及灌浆施工记录等,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检测应包括入泵浆体的温度、流动度和表观密度等测试。

2试件留样检测应采用灌浆施工时对入泵材料取样制作的留样试件,每个灌浆空间抗压强度留样应不少于1组,且应采用钢模留样。

3 水下灌浆和溢浆过程监测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溢浆口位于水面以上的灌浆,应对溢浆进行取样并测试溢浆的流动度和表观密度。

2)对于溢浆口位于水面以下的灌浆,应提供灌浆空间水下溢浆过程的影像资料,或提供可测灌浆高度的压力传感器数据。

4 灌浆施工记录应包括灌浆条件审核、材料搅拌用水量、泵送压力、灌浆过程有无中断、过程是否发生漏浆和堵管、理论灌浆量、实际灌浆量以及溢浆情况描述等。

5 灌浆完成后应检查水下溢浆面顶面标高,当顶面标高低于设计标高超0.5m时,宜采取二次灌浆补灌。

5.3具备条件时,可采用无损检测方法对灌浆体质量进行检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