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人想分享一下一级建造师的复习策略,全篇分为“前言”、“自己的建造师复习历程”、“建造师考试内容构成”、“建造师复习策略”、“其他”。前面写过一篇注册岩土复习经验文章,捋了一遍自己的考证经历,有人留言考霸、考神云云,现在把建造师考试履历细细列列,恐怕就离“考神”二字差远了。好的,让我们细细捋捋如何拿下一级建造师。
一、自己的建造师复习考试历程
本人2012年到某国企设计院工作,直接从事工程总承包技术管理,前三年基本参与水电工程项目。
从2014年起开始考一级建造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备考时间大约4~5个月,考试前两周还参加了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基础考试(复习大概花了1个多月)。最后成绩下来,三缺一,实务仅差1分。
2015年一方面在全力备考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结果当年停考),另一方面心态上也有点轻敌,老觉得上一年只差一分,这一年怎么也过了,仅花了大约两周左右时间,做了做历年真题。成绩下来大跌眼镜。
2016年,自己继续全力备考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考试,当时心态也平和了,保岩土。当年岩土考试在前(2016年9月3日、4日),考完岩土仅剩三周的时间,建造师考试(2016年9月24日、25日),当年还有个插曲,小孩9月22日出生,自己一度不想去考了,后来媳妇、母亲、岳母都说有她们在,让我安心去考,自己就去考了。成绩下来,还挺惊喜。现在听听好像是个励志的故事,但当时个中冷暖自知。
2017年,自己在复习一级注册结构,但当时部门还对建造师有一次性奖励(好像是1.5万),于是当年也报名了公路工程增项。当时基本没看,裸考状态,选择题都是瞎蒙,估计得分是个位数,好像案例有基坑、桩基、进度之类的题目,硬答上一点。结果自然是不过。
2018年,自己全力备考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建造师就没复习。建造师考试时间正好赶上台风“山竹”,自己留守项目,连考都没考。
2019年,这一年自己从事市政工程设计,于是转战市政公用工程。8月底单位出的一个奖励政策,大幅提高了奖励标准。但是对当年的建造师考试激励比较有限,自己复习时间大概一个月多一点。当年也花了一些精力考造价。成绩出来,又是差一分。
2020年,这一年自己受单位激励政策鼓舞。还是踏踏实实复习了一个月。成绩出来,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2021 年,这一年工作节奏比较紧张。尤其从7月初,自己白天黑夜的扑在项目上。晚上9点多回去,脑子基本不转了。早上早起一会可以看一下,每天勉勉强强有一个小时吧。大概花了一个半月。成绩出来差2分。
在建造师考试圈里混了8年,考过了2个专业,感觉还是有一些经验教训,当然教训可能更多一点。单位的奖励还一直在的话,我可能一直增下去,心态淡然,保持这种节奏。
二、建造师考试内容构成
一级建造师共有4科,滚动周期2年,建设工程经济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10个专业)。10个专业分别是建筑工程、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民航机场工程、港口与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矿业工程、机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其中建筑工程、公路工程、机电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是主流专业,考生占比大,水利水电工程其次,其余都算是小众专业。
这个考试有个特点,考过了一个专业,可以增项其他专业,增项考试只考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所有专业考试像个完整的鸡蛋壳,考第一个专业的时候,需要准备公共课、摸清考试难度,寻找适合自己的复习套路,但是考过了一个专业就像在蛋壳上敲破了一个洞,想继续敲(继续增项),会事半功倍。
按照近几年的规律,考试时间多会安排在9月的第2或者第3个周末。按人社部新出的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考试计划,2022年一级建造师师的考试时间是11月19日、11月20日,比往年推迟2个多月。考试周:周六 上午9:00~11:00 建设工程经济;下午14:00~17:00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周日 上午9:00~12:0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下午14:00~18:00 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各科题量分值以及合格标准:建设工程经济60道单选(每题1分)、20道多选(每题2分),满分100分;建设工程项目管理70道单选(每题1分)、30道多选(每题2分),满分130分;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70道单选(每题1分)、30道多选(每题2分),满分130分;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20道单选(每题1分)、10道多选(每题2分)、5道案例(前三道每题20分,后两道每题30分),满分160分;合格标准均是各自满分成绩的60%。
1、建设工程经济
建设工程经济分成3大板块:工程经济(约25分)、工程财务(约25分)、建设工程估价(约50分)。
(1)工程经济:核心搞清利息,即资金是具有时间价值的,然后强记现值、终值的各种换算公式。这个其实也比较容易理解,贷款除了偿还本金,还有利息,存款亦如是。至于经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用短语(短语记忆作为一个大杀器,在应试策略中详细介绍)结合真题强化记忆训练就差不多了。有些知识点像静态投资回收期、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这些概念虽然听起来比较唬人,其实考察的都是初中数学二维线性(X、Y)公式罢了。
(2)工程财务:作为工科专业,初次接触这些财务概念,比较生疏,会有莫名的恐惧感,这一部分又以散的知识点记忆为主。但仔细想想,自己本就不是财会经济专业,何必搞懂具体的概念,一个字“背”就完了。
这个版块的计算题一定要拿下(个人感觉,那些陌生的概念知识题不太容易拿高分),像固定资产折旧系列公式、因素分析法(这一块建设工程项目管理里也考察)、资金成本计算、经济订货量等等计算知识点比较琐碎且独立,平时复习掌握了,考前稍微熟悉下,就能应对考试。
(3)建设工程估价:这部分对做工程项目管理或者从事具体造价工作是很有用处的,也是值得深入挖掘钻研的一部分知识点。建设项目总投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组成等廖熟于心,对于建立宏观的工程概念,颇有益处。人材机企利规税计算公式都相对比较容易记忆,措施费有按单价算的,有按费率算的。
离岸价、到岸价、抵岸价,想象一船货物从美国大洋彼岸的各个阶段都是什么价,包括那些细项,将抽象概念形象话。人材机的定额,材料定额知识点少一些,人工、机械台班的定额有一定的相似性,可以利用口诀来解决。
工程造价的五算即估算、概算、预算、结算、决算,其中估算是项目前期阶段即项建、可研的事情,决算是项目进行财务汇总的事情,两部分内容在建造师、造价师考试中都不是重点,概算、预算、结算才是考试中的王牌,概算对应初设,预算对应施工图,结算对应项目实际施工履约。有了这些宏观的概念,那些琐碎的知识点可能更好记忆一些。
2、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
法规及相关知识这块概念比较抽象,当年学这块的时候,按陈印老师的套路,学起来很轻松。有些概念必须要建立起来的,例如要约邀请、要约、承诺、表见代理之类的概念。这个科目没有计算题,所以必须将基本概念搞清楚,才能保证拿分的基本盘。法规可能难就难在抽象、知识点琐碎,但若能淡然视之,想及格还是容易的。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
目前最新教材的最新架构是四管两控一协调。第一章组织与管理算是“一协调”,三管是“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合同管理”、“信息管理”,两控制是“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投资控制”(作为施工方角度,对应成本管理部分)。这门课还是挺有意思的,事实上我们做的大多数事情都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的思维去落实,包括建造师复习本身。
像工程总承包模式,EPC越来越流行,如果能在复习中结合工作实际深入了解这些概念,印象深刻且富有意义,学起来也轻松。还有施工总承包目前有各行业的施工总承包资质。
施工成本里有一些和工程经济科目的估算章节重复。赢得值(挣值)法这类必考的计算要熟练。单代号、双代号、早时标进度网络计划要仔细揣摩,好多实务科目案例里也会考察,应该成为自己的稳定拿分点。质量控制章节里,相比其他大量的文字记忆知识点,数理统计方法比较具体,容易突破。其他章节尽是大幅的文字知识点,记得越多越好了。
4、专业工程管理与实务
10个专业的管理与实务都分为技术、项目施工管理、项目施工法规与标准。其中技术是基础,也是这门课程的难点所在,值得反复精读,细细揣摩。项目施工管理部分很多都是质量、进度、安全等管理内容在这个专业的具体应用,如果这门专业底子打好了,管理“懂”这一关是不会有多大问题的。法规与标准这块基本上都是凑数的,考试比例极低。
从自己目前考过的水利水电专业、市政公用工程两个专业来说,完全是两个类型,水利水电每年必考进度、成本控制相关内容,而且考的比较深,成本造价这块感觉有时候直逼造价师难度。市政公用工程则彻头彻尾的是个技术流,整个实务管理考的很少,尤其是案例题,各个技术板块章节直接就把五道案例题瓜分了。
实务这门课是最需要重视教材的,三门公共课甚至某种程度上不买纸质教材都可以,但是实务这门课最好要精读教材三遍以上。
二、建造师复习应试策略
1、复习精力分配
实务课是通过考试的主要矛盾,主要矛盾就要针对处理。整个复习过程中70%以上的精力放在实务上都不为过。我自己就因为实务两年未过,而全盘推倒重来,周边这样的例子也是屡见不鲜,甚至因为有实务考不过而放弃了整个考试的。
实务选择题占比小,仅40分,从我多年混迹这个圈子的经验看,选择题能拿30分以上,过的几率会比较大,30分以下,则鲜有通过考试者。
三门公共课为保及格的水平,实际上复习工作量并不是特别大。实务考试讲究一懂二记三套路,初步接触要搞懂名词是啥意思,具体的施工方法是怎么样的,工艺流程是如何一步一步出来的,这一关就能耗费考生大量时间;接下来要进行记忆,实务的记忆量还是相对比较大,选择题比较散(选择题满足出题广度的目的),想选择题拿高分,教材确实要反复吃透,案例题要牢记高频关键知识点;三套路就是结合习题班训练了。如果能站在阅卷人,裁判员的角度审视答案,可能才有高屋建瓴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2、关于复习资料
(1)视频资料:目前网络上能找到往年完整的学习资料,例如B站就有好多,看这些视频,可以让自己迅速进入状态。而且很多实务课视频附有大量的施工照片,flash动画或者视频,让考友能尽可能直观感受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工艺流程。公共课亦是如此,找到适合自己的老师、对的老师,真的可以事半功倍,迅速切入核心知识点,甚至可以抛开厚厚的教材。视频资料可以反复听,反复思考。一般视频配着讲义,把讲义的内容先搞明白。反复听,一开始原速播放,然后1.5倍语速播放,2倍语速播放,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宝贵时间。
(2)当年的教材:现在每年都出新版本的教材,教材每年都有一定的变动,所以备考的时候尽量备齐当年的教材。如前面所说,实务尤其需要纸质版教材反复精读。三本公共课自己翻得很少,基本在翻阅视频课件,有些结合教材对照的时候,才想起翻阅;
(3)真题:对四门科目,真题都特别重要,尤其是近五年真题,一定要认真做做,背背。对于公共课,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对着答案背,掌握了近五年真题,甚至都能拿到30%~40%的分。实务课要先学习视频、研读教材后再去做,自己要动手做一做,然后跟相对标准的答案去比对一下,差距在哪里。通过那么一遍一遍的比对,能力自然就提升上去了;
(4)其他资料:其他资料如习题册、模拟题,除非时间特别充足,真题特别熟练的情况下,可以去尝试下,但也不应花费过多的时间。临考前各大机构都会出押题密卷啥的,这类东西理性对待,能押中的几率微乎其微;
(5)刷题软件或者APP:是解决客观题(选择题)的好方法,充分利用零碎时间。碎片累积就成了足够应对考试的知识面。
(6)其他。如有可能,还是理论结合实践,到工地现场切身感受一下书上写的施工方法,工艺落到实际是个什么样子。
3、两个大杀器
这一部分来说说复习方法,有人喜欢抄书、抄题来复习。说实话,以前第一年复习的时候,自己也干过抄题的事。现在想想,抄书纯粹是靠体力的勤来躲避脑力的懒,本质上还是懒,事倍功半之举。能通过考试,像前面说的,需要一懂二记三套路,少了哪个环节都不好使,但是哪个环节里也不需要抄书。下面说一些我觉得辅助通过考试的两个大杀器。
(1)短语(引用某培训班的一个例子)
如何快速记住上面这张表,如果靠硬记,即便辛辛苦苦记住了,也很容易忘,借助一个口诀“八三百千总,五二四一五”,解释下这个短语跟我一样83年出生的当老总的已成百上千了,而我如今每个月的工资仍然只有2415”。这样一句短语加上那么一个解释,就很容易记住,而且不容易忘。当年自己在考水利水电专业实务的时候,临考前看到一个如来神掌的手册,把知识点总结成短语,让自己在短短不到三周的时间里迅速构建起了知识点记忆库。当然,这类短语、口诀,别人总结的好用可以直接拿来用,不好用自己总结也很好,总结出只有自己知道的也行,怎么好记怎么来。
(2)思维导图
说实话,思维导图这个神器,自己到现在还没有主动用过。前面,听视频讲解的时候,被动的被带入,结果效果不错。提纲挈领,迅速的把关键知识点都带出来了。
现在想想,思维导图之所以好用,主要解决了快速调换焦距的问题。像望远镜或者相机一样,想看清楚不同远近的事物,需要不同的焦距。一个层级一个层级的去掌握,去梳理。对焦不清,容易在知识的海洋里游不出来。
4、应试技巧
实务考试案例题解答讲究由简到细,先体现答案的关键词,关键词是得分点。全国上万、几十份卷子,保持统一阅卷尺度的重要方式就是核对关键词。提取了关键词,然后再想办法用句子串起来,就成了完整的答案了。尽量不要提前交卷,要合理安排时间,最好的结果是,刚刚做完或者检查一遍就基本到交卷时间了。因为案例题很多答案都藏在题干里,如果走马观花,很容易遗漏得分点,甚至思路都是歪的错的。
三门公共课,答完了,过一遍就可以交卷了,自己当年都是只要到了能交卷的时间就交卷。选择题不会做或者记不牢,花再长的时间,收效也不大。
关于选择题,单选就不说了,只有一个选项,尽可能的靠排除等方法选出一个最优解。多选题有五个选项,二到四个正确选项,错选不得分,少选可以得部分分,最优策略是选2个或者3个自己最有把握的选项。
案例题,要有问必答,例如问“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一定要先答出“正确/不正确”,再说具体理由。
四、其他
1、关于报考注册
目前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实行属地化管理,工作地或户籍在所在省(考区)才可以在相应考区报考。报名网址是中国人事考试网,先实名注册,再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名。
2021年12月份,人社部发部《关于部分准入类职业资格考试工作年限调整方案公示》,一级建造师报考年限有一些重要调整如:大专-原要求毕业6年,现要求4年;本科-原要求毕业4年,现要求3年。
一级建造师目前实行电子化注册,比较方便。具体在国家政务平台上个人实名注册。
3、证书的含金量
有人把建造师称为屌丝三证之一,其实屌丝三证只是圈内人的自嘲罢了,实际上能考过建造师、造价师实属不易,尤其一次性通过的更是微乎其微。能有三证之一已经可以有个饭碗,集齐三证更是可以在工地横着走。此外还有屌丝六证一说,其他三个是咨询、安全、消防。从另一个角度,要有必过的信念,身边坚持备考三年及以上的,大多都能拿到证书。
肯定有用。当然用处多大也分人,如果本身在设计院而且干设计岗位,大概率不会一个建造师证书去转行干施工,当然也不排除年纪大了画图画不动了想转管理岗的,这个证可能仅仅提供几百到上千的补贴。如果本身在施工单位,这个证书及其重要,不是几百到几千补贴的问题,是在手中的饭碗端不端的稳的问题,是能不能走向关键岗位的问题。如果不是工程圈子的,意义就不大了,目前的证书走向是人证合一,与单位资质基本脱钩,与项目的关联程度增强,项目都是实行质量终身责任制的,为了这点钱挂项目,也不太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