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程圈首页 工程圈分类 切换频道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在职备考一年高分通过一级建造师 最全攻略 经验干货

楼主 myjianzhu015

因为一级建造师报名条件的限制,相信各位考一建的朋友都是有工作在身,所以务必要尽可能多挤时间,同时提高效率。

我当时也是如此,而且七八月还经常赶工期,真的是像挤海绵一样挤时间。

而且我发现很多朋友简直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在学,辛辛苦苦花了很多时间,但却很遗憾地无功而返。毕竟大部分人都是自己在学,没有头绪,很容易走弯路。

我一建已经过了三个专业,而且分也不低,就写个详细点的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有所帮助。



一、一建的报考条件与报名方式

今年一建的报名条件改革,降低年限要求了,属于是利好消息:

报名现在也是非常简便,只需要登录中国人事考试网,点击左边的“网上报名”,就可以进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平台,进行报名操作,这是全国统一的。

至于报名地点,其实没有什么限制,户籍所在地或者工作所在地等均可。

二、备考总体策略

1、关于一建成绩的滚动有效期

一建的成绩是两年滚动有效。

举个例子解释一下这个“滚动”的意思:

比如第一年过了一科法规;第二年过了管理和实务。

那么第二年的成绩是有效的,第一年的法规则作废。

也就是说第三年只需要考过法规和经济,就可以拿证。

简单点说,就是要在连续的两个年度里四科成绩合格即可。

2、一建四科难度分析

一建四科中,毫无疑问实务是最难的,起码占7成比重;而三门公共课则合起来3成比重。

所以说个人建议要考就一次性报四科,因为实务是大头,而公共课的通过难度并不大,可以顺带着去考。

当然,两年过一建也一点不亏。——毕竟还有很多人考了好几年也没有过。

但前两年的策略是最好一次报四科。

如果确实时间紧张,那也应该以实务为主,毕竟太多太多人是第一年过了三门公共课,然后第二年倒在实务上,结果又成了“新四军”。

3、时间安排

有了这个思路,时间上的安排就好说了:实务肯定是花时间最多的,200小时左右是起码的,哪怕就是有工程背景的人。法规需要六七十小时,管理也差不多六七十小时,经济则需要七八十小时左右。

总体大概400小时上下,如果是零基础,则需要再多加50小时左右比较稳妥。


考这么多年试,我也积累了许多经验和教训,对很多材料也有了分辨能力,曾经真的是花过上万的冤枉钱。精选的最新课程资料以及专业的学习指导咨询答疑都可以找我,几百元就可以解决六七千元难以解决的问题,帮你学习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三、学习顺序及网课推荐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比较建议的顺序是法规→经济→管理→实务,这符合由浅入深的学习习惯。

1、法规

陈印可以,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人称“法王”。

法规属于比较好上手的,许多东西其实还能和日常生活有关联。

2、管理

龙炎飞、朱俊文、宿吉南等都可。

由于管理比较枯燥,基本都是些感觉上虚无缥缈的东西,所以要选个能听进去的,听完整。

3、经济

徐蓉、邱磊、梅世强等。

经济属于稍微上手有点复杂的,主要是大部分工程人对财务、造价都很陌生,而且也涉及了一些计算,不过好在学的都是一些很基础的东西,实际上难度并不大,经济的通过率一般也是极高的。

4、实务

实务我是强烈建议最少听两家!上面也说了,实务是难度最大的,现在一建竞争大了很多,通过率每年就百分之几,主要就是在实务上刷下去的。我当时每科也都是听了好几家。

①、建筑实务

李立军、王玮、赵爱林、左红军、王树京等。

这几个各有特色,左红军、王树京属于老江湖了,讲了很多年,水平自然不用说;王玮普通话很好,而且比较有亲和力,很擅长讲课;李立军、赵爱林等人也不错,并且一般会带一些比较偏的内容,其实和当下的考情也是比较符合。

②、机电实务

苏婷、王克、唐琼、朱培浩等。

苏婷、唐琼比较细致;王克讲课比较有激情,而且有很多3D建模的动画,也很细致;朱培浩则比较精简,比较适合第二轮去听。

鉴于机电很碎的缘故,可以先听个细致的。

③、市政实务

李四德、胡宗强、曹明铭、李莹等。

以前陈明也不错,不过这两年没有讲,换成李莹了,都是属于那种事无巨细型。胡宗强也是属于讲了许多年了,名气较大。曹明铭语速有点慢,不过水平不低;李四德的特点是善于总结。

市政的技术占比是一建实务十大专业里占比最高的,所以导致市政的难度也很高,因为技术上可以出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一定要理解得比较透彻。

四、学习规划

1、精讲阶段

精讲是最花时间的,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务必还是要听细致一些。

这是打基础的阶段,尤其是对于公共课,鉴于其考试内容相对固定的特点,第一遍精讲就显得尤为重要。

实务的话还是上面说的,最少听两家。如果是没怎么上过工地的,还要多看看施工动画、施工图片,要了解现场什么样子,现在考试偏向于实操了。

但精讲也仅仅是基础入门,毕竟如果只是听听课程就可以过,基本上大家都过了。

2、练习+笔记

真题是最重要的习题资料!其他任何题目的质量都赶不上真题。

公共课只需要做几遍近五六年的真题就足够了,其他的题目没有太大必要去做。

实务的话,尽可能往前多做几年的真题,二建的也可以做做。此外还要专门对案例进行加强,不要过分执着于选择题,因为实务只有40分选择,剩下120分都是案例题。

对于记忆,我是在学习中自己整理了笔记,可以说是我学习的精华了。

笔记一定要很精炼、简洁,因为后续是要拿来记忆的。实务大概是七十来页。

不建议用那种名字叫笔记,实际上厚厚的简直就是另一种形式教材的资料,这是没有记忆价值的

3、冲刺+记忆

冲刺是基于已经做了前两步之后。

很多所谓的“冲刺班”,其实就是稍微压缩了压缩精讲内容又来一遍,这样效率很低,还不如自己看。而且现在的考试内容太广了,单纯的压缩基本毫无用处。

真正的冲刺是自己去多遍看。比如公共课,多去看几遍讲义以及做错的真题。实务的话尽可能在通读一遍的基础上多看教材的重点内容。

这里强调的是“多遍”。

记忆对于一建用处极大,其实一建这个考试,学起来是工程类,但是考起来有点像文科类考试,——就是说文字性的答题很多,所以记忆是十分重要的!

我的方式就是背笔记,实务我都是整理了七十来页,那真的是一个字不差反反复复背了三四十遍,只多不少!

反复是最简单有效的方式!我实务分数不低,基本都是120左右:选择30-32,案例得分差不多90。只有记得熟练了,案例才能写得出来。


五、一些注意事项

不要相信“押题”和“密训”。

这种基本就是忽悠人,如果把宝压在这上面,基本上就毁了!

现在的考试,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所谓的“内部渠道”,前几年出了那么大的事,现在的管控非常严,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至于许多押题卷,基本也只不过是模拟卷换了个名字。

而且模拟卷其实也要会分辨,不要乱做!质量参差不齐,许多都是误人子弟。我之前的一个考友就是,本来学得很好,最后几天莫名其妙连续做好多模拟卷,估计是做了一些过度偏的,大受打击,乱了阵脚,没有通过。

学习中需要避免的误区还有很多,很多掉入误区或者牛角尖的,都是因为没有个考过的人领路,其实很多问题几句话就能点破,但是自己却要陷进去很久。

而且报班或者都买下那么多课程,可能需要大几千,乃至六七千了,也不见得全,最关键的是很难联系上讲课的老师,他们基本上都是在不同地方串讲。

我考这么多年试,积累了许多经验,对很多材料也有了分辨能力。精选的最新课程资料以及专业的学习指导咨询答疑都可以找我,几百元就可以解决六七千元难以解决的问题,帮你学习路上少走很多弯路!

六、坚持才是胜利!

参加过考试的人应该都有体会,考到第四场实务的时候,考场上可能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人都不来了!

所以这个考试看似通过率只有百分之三四,但除去一半不去考试的,还有很多压根没怎么学,或者只是听了听精讲就去考试,真正学的能有多少!

真的就是“剩者为王”,能坚持到最后的终归会苦尽甘来!

再说了,一建含金量还是不低的,举个俗一点的例子:一级建造师四本书加起来大概1500页,就保守估计每年带来3~5万的价值提升,然后可以使用25年;折合一下,每页的价值也已经高达500~800!

学习是对自己最大的投资!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