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工程圈首页 工程圈分类 切换频道 发表帖子 回复帖子

建筑设计优化在房地产开发中的最佳介入阶段

楼主 myjianzhu09

  在房地产开发的复杂流程中,建筑设计优化何时介入最为合适,这是众多开发商关注的关键问题。建筑设计优化并非简单的设计调整,而是从经济性、实用性、施工便捷性、质量、安全等多方面进行精细化考量,对项目的成本控制、质量提升以及工期保障有着深远影响。

  房地产开发一般历经策划决策、勘察设计、建设准备、施工以及竣工验收等阶段。在策划决策阶段,项目主要围绕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展开,此时重点在于从宏观层面判断项目在技术与经济上的可行性,更多关注项目的整体定位、市场需求以及投资回报率等,建筑设计优化在此阶段缺乏具体的设计内容作为优化基础,难以深入发挥作用。

  进入勘察设计阶段,这一过程又细分为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对项目整体布局、功能分区、建筑风格等进行初步规划,确定项目的基本框架。此时,建筑设计优化若能及时介入,将具有显著优势。从成本控制角度来看,有研究表明,在投资和设计阶段对成本的影响可达 30%-70%,而项目一旦进入实施阶段,80% 的成本基本确定,实施阶段对成本的影响仅为 5%-25%。在初步设计阶段,设计方案尚未完全定型,优化空间较大。通过与设计单位紧密沟通,充分理解工程建设目标,如性能指标、造价控制目标等,进而拟定合理的设计原则。例如,在某超高层项目中,于初步设计阶段对建筑高度的选择进行优化,综合考虑结构形式,以及抗规和高规中规定的 B 级结构限制高度,并权衡避难层、电梯、结构加强层、设备转换层因建筑高度变化带来的增设情况,最终实现了成本的有效控制与功能的合理布局。

  在初步设计阶段,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专项设计方案等重要专业问题进行专家论证及技术经济分析也至关重要。专家凭借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对方案的风险、经济性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提出具有建设性的咨询意见。同时,若涉及设备采购,采用 “预采购” 方式,邀请专业公司提前介入协助分析,能对专业工种及特殊工艺设计、设备选型、总体布置等工作提出合理优化建议。此外,推行限额设计,将 “画了算” 转变为 “算了画”,按照标准的初步设计总概算控制施工图设计,运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方案,能够有效减少后期常见的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等问题。

  施工图设计阶段,是依据初设确定的设计方案及合同要求,对设计进行深化和细化。此时建筑设计优化同样能发挥作用,由设计管理部门牵头组织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等各方进行施工图优化设计和精细化设计工作,对设计范围、深度进行拓展,实行工程量控制。不过相较于初步设计阶段,此阶段设计方案已相对成熟,一些根本性的调整可能会引发较多变更,影响项目进度与成本,优化空间相对受限。

  当项目进入建设准备和施工阶段,若此时才进行建筑设计优化,往往会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施工图纸已经确定,大部分成本已然锁定,此时进行优化可能需要对已施工部分进行拆除或修改,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延误工期。例如,某超高层项目在主体建设至五层时才进行结构优化,虽然最终优化金额仅 500 余万元,但因部分该优化的部分已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可惜。另一方面,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需要设计单位与施工总承包方进行充分的设计交底,协调难度较大,且设计变更可能导致施工组织计划调整,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虽然在此阶段可以利用科研成果、工程经验和广泛的国内外信息,以及设计单位总部的资源力量对设计提出优化思路和方案,但总体而言,此时介入设计优化并非最佳选择。

  竣工验收阶段主要是对项目建设成果的检验,建筑设计优化在该阶段已基本没有介入的必要和空间。

  综上所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建筑设计优化在初步设计阶段介入最为合适。在此阶段,项目设计具有较大的调整空间,能够充分发挥建筑设计优化在成本控制、功能优化、技术提升等方面的优势,为项目的成功开发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开发商应重视与设计单位、优化咨询公司等各方的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项目在满足质量、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