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组合
在晚明至清代中叶的假山组合单元中,主要有绝壁及峰、峦、谷、涧、洞、路(蹬道)、桥、平台、瀑布等,其组合方法大抵是临池一面建有绝壁,绝壁下设路(有的则以位置较低的石桥或石矶作陪衬),再转入谷中,由蹬道盘旋而上,经谷上架空的桥(石梁)至山顶。山顶上或设平台,或建小亭,以便休憩、远望。一般峰、峦的数量和位置,都是根据假山的形体、大小来决定的;而石洞只不过一二,常隐藏于山脚或山谷之中;少数在山上再设瀑布,经小涧而流至山下。但园中假山并不一定都具备这些单元,有的只是部分,如明代假山的主体,多半用土堆成,只是假山临水处的东麓或西麓建一小石洞。如苏州艺圃在山的西麓,南京瞻园在山的东麓。这种办法既可节省石料、人工,又可在山上栽植树木,以形成葱郁苍翠的山林之气,其景与真山无异。至于清末的假山,则形体多半低而平,在横的方向上,很少有高深的谷、涧以及较大的峰峦组合,仅在纵的方面,以若干蹬道构成大体近于水平状的层次。绝壁
用太湖石叠砌的绝壁(石壁)是以临水的天然石灰岩山体为蓝本的,由于其受波浪的冲刷和水的侵蚀,会在表面形成若干洞、涡以及皱纹等,并会产生近似垂直的凹槽,其凸起的地方隆起如鼻隼状。大小不一的涡内,有时有洞,但洞则不一定在涡内。洞的形状极富变化,边缘几乎都为圆角,在大洞旁往往错列有一二小洞。环秀山庄的石壁,主要模仿太湖石涡洞相套的形状,涡中错杂着各种大小不一的洞穴,洞的边缘多数作圆角,石面比较光滑,显得自然贴切。该假山西南角的垂直状石壁作向外斜出的悬崖之势,堆砌时不是用横石从壁面作生硬挑出,而是将太湖石钩带而出,去承受上部的壁体。这样既自然,又耐久,浑然天成,而不像有的假山用花岗岩条石作悬梁挑出,再在条石上叠砌湖石,显得生硬造作。黄石和石灰岩一样,在自然风化过程中,岩面的石块会有大有小,也会有直有横有斜,互相错综,而且有会有进有出,参差错落。苏州耦园东部黄石假山的绝壁最能体现这种情形。其直削而下临于池,横直石块大小相间,凸凹错杂,似与真山无异。园林学家刘敦桢教授认为:“此处叠石气势雄伟峭拔,是全山最精彩的部分。”
洞室
一般设计在山体的核心部位,其大小须考虑到人体活动的范围,所以高度常在2.20~2.50米之间,洞室周围的面积以不小于3.0~4.0平方米为宜,如环秀山庄的假山石洞,其直径在3米左右,高约2.7米。在设计洞室时,首先要考虑到壁体的坚固性,所以不论假山时代的早晚,一般多用横石叠砌为主,同时还必须考虑到通风、采光,所以一般在洞壁上,还设计若干小洞孔隙,有的则在洞壁上开较大的窗洞,以利用日照的散射与折射光线。采光的要求,应以即便是阴沉的白昼,也能借助由外透进来的散射光线,识别人形及其一般人的行为活动为好。 洞顶的做法一般以长条石板覆盖较为普遍,尤其是一些年代较为久远的假山,或一些深长的山洞。也有用“叠涩”(即用砖、石、木等材料作出层层向外或向内叠砌挑出或收进的形式)的方法,向内层层挑出,至中点再加粗长石条,并挂有小石如钟乳状的,如惠荫园水假山石洞,这类假山一般洞室较大。而清代乾嘉年间戈裕良所创造的“将大小石钩带联络如造环桥法”,采用发起拱的穹窿顶或拱顶的结构处理,则更合乎自然。一般洞顶的上部,就是登山后的山顶平台了,所以也必须考虑用必要的石块进行铺平,灌浆,再覆土,或花街铺地,并考虑一定的散水坡度,设计好散水孔。洞顶的结顶到山顶填充铺平石的厚度一般应在0.50~0.60米以上,否则峰洞过分接近山巅,会感到山体的单薄感和虚假感。山巅平台的外侧需要设计女儿墙,以起到具有保护性质的栏杆作用,同时它也是悬崖峭壁的山顶的收顶部分,所以应注意其起伏变化。洞室内外还必须设计有内、外的登山台阶,即蹬道,由洞内到山顶的楼梯式蹬道常设计成螺旋状,其高度大致与洞门的高度相等,一般设计得接近人体的高度,即在1.85米左右,这样可起到使人感到需要稍微低头才能进出的心理反应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