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关于园林假山立峰的筑山工程技术

2024-04-16 12:26假山施工
    我们经常会在园林中看到由单块山石竖向布置成独立峰石的景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置石中特置山石的一种常见形式。单块特置的峰石正如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对承德避暑山庄东侧“磬锤峰”所描写的那样:“挺在层峦之上,孤石云峰,临崖危峻,可高百余仞。”它是以自然界中孤峙无倚的山石作蓝本(如大家所熟知的安徽黄山飞来峰),采用特置的形式,以“一峰则太华千寻”的浓缩洗练手法,显现峰石独特的个体美,它好比是单字书法或特写镜头,突出其自身的完整性和自然美。
    峰石的特置在我国的园林发展史上是运用得比较早的一种山体意匠表现形式,古代的园主们也常以奇峰异石而争相夸耀,宋徽宗赵佶甚至还给峰石加封爵位,赐以“神运”、“昭功”、“敷庆”、“万寿”等峰名,“独‘神运峰’广百围,高六仞,锡爵‘盘固侯’。”(祖秀《华阳宫记》)现在苏州的瑞云峰、冠云峰就是这一时期(北宋花石纲)的遗物;峰石同时也是园主确证自我,张扬个性,展示其精神世界与审美情趣的集中体现,诸如米芾拜石、寒碧庄(留园前身)主人刘恕自号“一十二峰啸客”等等。正是这种体量极大、姿态多变的峰石具有独特的观赏性,所以如果把它们和一般山石相混用,则无异于投琼于甓,埋没了它应有的价值。因此它常被特置于主要的观赏位置,作为观赏主景而加以应用,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上海豫园的玉玲珑等。
    传统的特置峰石常安置在整形的基座上,或整块的自然山石基座上,这种自然的山石基座称之为“磐”。其在工程结构方面的要求是稳定和耐久,而其稳定、耐久的关健则是要掌握峰石的重心线,使其重心垂直向下而不偏离重心线,使峰石保持平衡。我国传统的做法是在峰石的基座上凿“笋眼”(即榫眼),将峰石的底部置于笋眼之中。《园冶》云:“峰石一块者,相形何状,选合峰纹石,令匠凿笋眼为座,理宜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意思是说:对于单块特置的峰石,先要仔细察看它是什么形状,再选择和峰石的纹理、色泽等相类似的山石,让工匠把它凿成带笋眼的基座,然而将峰石按上大下小的形体安装其上,竖立起来,这样才会好看。对峰石的底部也可略作加工,形成石笋头,笋眼的大小和深度应根据峰石的体量和底部石笋头的形状而定,一般笋眼直径和深度应比峰石下部的石笋头略大、略深一些,吊装前先在笋眼中浇灌少量的黏合材料,吊装时应将峰石悬空垂直,仔细审视它的重心线,并随时矫正,然后徐徐落下,投入基座笋眼之中,空隙处可用小石片刹实,再灌浆稳固:冠云峰安装示意图)。至于现代立峰,由于胶结黏合材料强度增大和工艺水平的提高,其做法相对简单,一般基座上不再凿以笋眼,而直接在基座上进行安置,方法和传统立峰相同,其要点也是重心线垂直向下,用刹片垫实、固定,再用水泥砂浆进行勾缝,连成整体。峰石的材料也从以前单一的太湖峰石扩大到了黄石等石种,进行立峰特置,尤其在现代绿化景观中常有应用。
    除了单块特置的峰石外,由于好的峰石难以寻觅,或囿于经济等条件,也有用二、三块或数块形态、纹理、色泽、皴皱等近似的造型山石进行拼叠而形成石峰的,这种布石形式称之为拼峰,这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置石形式。《园冶》云:“或峰石两块、三块拼叠,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或数块掇成,亦如前式,须得两、三大石封顶。须知平衡法,理之无失。稍有欹侧,久之逾欹,其峰必颓,理当慎之。”因此在堆叠拼峰时,必须要按等分平衡法的原理,先确定重心,然而再由下向上,进行层层堆叠,其既要注意压力集中于一点,使重量能左右平衡,又要讲究造型,与独块峰石一样,保持上大下小,并且要使左右有飞舞之势,苏州古典园林中比较著名的如狮子林的“九狮峰”、“三元及第峰”等。九狮峰是一组由太湖石进行拼叠而成的大型石峰,峰体俯仰多变,玲珑多孔,介于似与不似之间的九只形态各异的狮子蹲伏其中,其堪称为金华帮假山的扛鼎之作,这种用太湖石模拟动物造型的叠峰有人称之为“堆塑”,意为犹如一种用太湖石进行抽象雕塑一样。
    在江南园林中,除了太湖石峰外,我们还经常会看到用石笋石、斧劈石等剑立来点缀或组合成假山小景的作品,其布置形式,或一峰单置剑立,或二、三组合成景。其要领:一是要选择形体笔直似剑的石材;其次在组合上应讲究主次分明、疏密恰当、聚而不靠、分而不孤、错落有致,如扬州个园的四季假山中的春山石笋石配置。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