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二.相比于城市,小城镇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三.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
四.小城镇发展的规律
五.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一.
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
纵观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基本情况,它的历程是波折的。1955年,新中国正式设立了建制镇制度,小城镇由过去的自发状态开始走入制度化的发展。到了人民公社和文革期间彻底停滞下来,改革开放后人民公社改成了乡镇。80年代初突飞猛起,后来加上一轮撤乡并镇,到20世纪初是我们国家小城镇高速发展时期,小城镇从1978年的2850个增加到2002年的18400个左右。
图 – 我国小城镇数量变化
从20世纪初到现在,是小城镇发展开始放缓。2015年,小城镇的数量为18000多个,与2002年基本相当,小城镇里集聚的人口数量也基本没有变化。
另外对小城镇的认识也是有起伏的。上世纪80年代初就提出了“小城镇、大战略”,但实际上,大战略并没有充分被体现。90年代的时候,有很多学者、领导提出小城镇效率低,应该发展城市。
表 – 政策对小城镇问题的关注
我们国家的小城镇要大致可以分两大类:一类是从功能上分,服务于周边农民生产生活的,镇居人口一万人以下,这样的小城镇在我们国家18000个镇里面占72%,它可以看作是农村的中心,主要提供农村的商业服务和一些公共服务等;第二类是具备一定规模的工业、服务业等产业,人口规划在一万人以上的小城镇。
二.
相比于城市,
小城镇具有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首先,小城镇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不可否认,城市也有带动作用,农民工进城务工,然后返乡,将收入汇回去,也有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但是小城镇更直接。农民在村里的活动实际上就是日常的休息、睡觉、吃饭等等,农民的生产活动在村外边,主要的商业活动、享受的公共服务等大多数是在小城镇,比如孩子上学、就医、购物等,或是去邮局、去银行等公共服务基本都在城镇,村民百分之八十的商务活动和享受公共服务的活动都是在镇,而不在村。把每个村建得设施服务功能很全也不现实。
👉其次,小城镇对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比城市更直接,它提供对现代农业的社会化服务。小城镇发展好了,农民收入就高了。据统计,2014年我国重点镇有3600多个,这些镇周边村的农民收入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倍。小城镇是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现在有两亿多农民工在外面打工,孩子和老人留守在农村,有的甚至是夫妻分开、家庭分割的情况。所以要促进农民工在城市转市民,还有一个战略上的举措叫促进就近、就地城镇化。在一些发展较好的小城镇中,镇周边的农民有60%是在镇内实现向二三产业转移的,有的甚至是在村里,但其工作内容是为镇上的一些工厂服务,因此,其收入来源依托于镇,属于依托镇实现工业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再次,小城镇具有城市不可比拟的绿色发展优势。城市再怎么努力,可能会实现一定程度的绿色发展,城市本身不可能做到非常绿色发展,但是小城镇与生俱来就有很强的绿色发展优势。在交通能耗方面,小城镇大部分是靠步行,交通能耗非常小。据调查,北京市的人均汽油消耗量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的小镇的人均汽油消耗量的七倍。大城市的土地集约使用,现在多数是高层住宅,小城镇一般是低层,高层住宅和低层住宅全过程的建筑能耗做比较,高层是低层的1.5倍,包括生产环节。
👉最后,小城镇发展助推脱贫奔康。发展特色小城镇,有利于为特色产业脱贫搭建平台,为转移就业脱贫拓展空间,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提供载体,为贫困人口就近就医就学提供便利,其聚集的人才、资金与技术资源也将为脱贫攻坚提供强大助力。
三.
我国小城镇发展现状
中国的区域差距十分明显,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均资源匮乏,社会结构分化等问题比其他国家都严重,但是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小城镇比城市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我国的现状是小城镇发展相当滞后,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7%,城镇人口数量达到7亿多,但实际上居住在镇上的人口占整个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却不到25%,在城镇化率的贡献比较低。相对的,城镇化成熟的国家最典型的是德国,城镇化率达到是70%,而其农业人口不到5%,95%的都是城镇人口。
图 – 1997-2016年我国城市化率
我国大城市集中度很高,小城镇发展很差,并没有成为人们长期稳定的居住地。从建设水平上看,我们78%的镇没有水处理措施,50%的镇的垃圾还没有得到卫生化妥善处理,其他的教育和商业等服务设施水平也比较差。至于原因,首先我们国家是省>市>县>镇的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这种体制下的资源配置方式推波助澜了强弱分化。例如一个镇上的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不愿意留在镇上,而是搬到县里去,再发展,它还要搬到地级市甚至省会城市,优秀人才也是如此。市场经济的缺陷就是强弱分化。城镇的“政治级别”与“经济人口规模”形成了正比关系,任何一个省会城市的规模都大于该省的地级市规模。以此类推,镇位于塔式级别化行政体制的最底端,很难积聚并留下优秀资源,这也是城乡差距、区域差距难以消除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四.
小城镇发展的规律
不可移动资源是小城镇独特的发展优势,什么是不可移动资源呢?就是有些资源它是不能移动的,比如浙江黄酒小镇、陕西西凤小镇。所以,有很多资源是不能向城市集聚的,这些资源利用好的话是小城镇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
产业是小城镇发展最根本的发展动力,市场主体作用是小城镇必须遵循的发展规律。同时也需要强调不可或缺的政策,但它不是最核心的推动力。如果我们不给这些具有不可移动资源的镇投入的话,它的发展机会就被抹杀掉、掩盖掉了。
五.
小城镇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第一:
农民收入提高带来新的机遇。
根据统计,2014年开始农民收入超过一万元,相应的现在农民消费发生很多变化,2015年的农民消费零售总额比上一年增长11%,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消费内容开始转向通讯、服装、首饰、化妆这些现代生活。
图 – 我国农村居民人口可支配收入
第二:
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带来机遇。
随着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消费热点,小镇旅游方兴未艾。另外空气污染、交通拥堵等“大城市病”使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宜居环境,环境好的小城镇正成为房地产开发和养老项目的首选地。有一个新词语叫“小镇青年”,是指在城里打工的青年回乡,但并不会改变他在城里的一些生活习惯,他依然愿意下酒馆甚至看电影等享受生活,愿意买房子、买车,所以目前的小镇还是不能满足他们这些购房、买车、时尚休闲、娱乐的新需求。
第三:
产业转移和农民工回乡创新创业带来机遇。
农民工过去打工有一个现象,一个村或者一个乡甚至一个县普遍往一个行业去打,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例如湖北的毛嘴镇,二十年前都是到东莞去做服装产业的,所以乡镇里面所有的农民工都是在东莞在做服装产业。有一批也形成了小老板,劳动成本提高后,这些小老板就回乡,因为同乡的做服装的工人太多了,能把工人带回来,他们先来了两三家之后,政府看到这个势头就决定在这里搞服装加工小镇。短短两年的时间里,这一个农村地区一下子形成了113家服装制造企业,都是过去打工出去的小老板和工人回来。这种现象也不是偶然的,这些外出打工者并不是分散的,而是集中在某一个行业的,所以这些人回来能够形成有技能的劳动优势,这也是小城镇产业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第四:
基础设施完善带来机遇。
过去很多镇比较偏僻,交通不便,现在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桥梁等公共设施建设,很多镇的区位条件开始改善。例如湖北的散花镇就是一河之隔,对面是黄石,黄石市环境空气污染比较严重,它不是水泥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自从这个桥一修好之后,这片地区它生态很好,黄石的河这边,有湿地,有树林。碧桂园就迅速看准了这个机遇,在一片农村地区,碧桂园先建了一个小区,全部卖掉,就是因为对面的黄石为了追求这个环境而打造的。所以这个桥一架,这边就形成了一个镇,而且是品位比较高的。跟着之后一些企业也来了,小镇的发展势头很好,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基础设施建设也给小城镇提供了重要的机遇。据住建部数据,小城镇至特大城市的平均车程时间由上世纪90年代4.5小时缩短到现在2小时,至高速公路出入口缩短到半小时,农民进镇只需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