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何镜堂:仿古建筑不能体现岭南建筑内涵

2013-01-22 22:12设计师访谈

何镜堂:仿古建筑不能体现岭南建筑内涵


广州 旧城改造 何镜堂 建筑 广州 旧城改造 何镜堂 建筑

改造前(左)/改造后(右)

  在广东省住建厅本月揭晓的首届“岭南特色规划与设计评优”活动,低调的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一期工程摘下“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成为唯一获奖的旧城改造项目。

  “成功兼顾了老城文脉的传承,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是本项目最难的地方,也是最大的亮点。”主创建筑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说。没有人想到,像联排别墅一样的豪宅,竟然是回迁房。

  建筑师究竟如何破解旧城改造的两难局面,既留住历史街区的完整格局,又改善老街坊的人居环境,激发旧城活力?

  带着疑问,笔者“三顾茅庐”,向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何镜堂院士、华工建筑创作中心张振辉副主任请教,深度解读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的设计过程,试图为60平方公里的广州老城寻找方向。

  花了一年时间完善方案 仿古建筑不能体现岭南建筑真正内涵

  您觉得解放中路旧城改造项目有何优胜之处?

  何镜堂:这个项目最大的亮点在于既做到了保护广州历史、保留老城肌理、延续岭南文化,又实实在在地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为旧城注入了新的活力。

  当前很多城市对待老城改造,要么是简单地大拆大建,要么是不敢动。解放中路项目敢于直面这个难题,当年我们的设计团队考察了整片历史街区,逐一分辨哪个建筑需要保留、哪个可以重建,没有大笔一挥推倒重来。

  这个项目的对象是社会大众,着重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它不是房地产项目,不能盖高楼也没有高利润。一般人都不愿意做,也不容易做。设计团队亲自到现场倾听居民对回迁房的要求,设计方案中标之后又花了一年时间修改完善,做得非常细致。

对于老城区的改造,有人为了传承岭南风格建起仿古建筑,您有何评价?

  何镜堂:原封不动地照搬传统,或者简单地把一些代表岭南符号的构件移植到新建筑上,那都只是浅层的低档模仿,不能体现岭南建筑的真正内涵。陈家祠是岭南风格的代表,但如果到处复制陈家祠,那肯定被骂死。

  我常常讲建筑有“三性”——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我们要学习岭南建筑的精神,吸收传统内涵,结合现代的实用功能、新型材料和审美要求,发展出适应时代的岭南风格建筑。

  解放中路项目对旧城改造有导向意义

  解放中路项目得奖,对旧城改造意义何在?

  何镜堂:解放中路改造项目很小,却拿到了金奖中的第一名。评审团成员不仅有本地专家,还有来自香港和北京的 学者,大家都认为这个项目很成功,做到了延伸历史文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的统一,对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更新具有借鉴意义。国外的教授来广州看这个项目,他们都 觉得好,真正解决了问题,旧城改造就应该沿着这个方向走。

  旧城改造要保持完整性、原真性、延续性

  您对旧城改造的理念是什么?

  何镜堂:三句话——历史街区风貌保持完整性,历史建筑保持原真性,新盖建筑对传统风格的延续性。

  旧城改造首先要尊重历史,保留历史传统。但是,这并不表示完全不能动,不然旧建筑日久失修就会烂掉。历史建筑除了保护,还要更新,赋予建筑新的功能,使之符合现代人生活要求。这当中涉及建筑尺度的协调问题,使新老建筑结合成一个同时承载时代信息与历史信息的统一群体。

  旧城改造难点一:延续老城文脉

  新建筑 镶进旧街区

  “因为有保留建筑的存在,新建筑要融入老城肌理,这比在一张白纸上设计难度翻了几倍。”建筑师张振辉说,连续贯通的开放空间,满足车行人行的需求,消防车也能进入内街,解决原来旧城的消防隐患。

  回迁房 探岭南之路

  以象牙一巷为界,北面的民兴里完整保留了3座民国时期的红砖楼,南面是六栋6层高的回迁房。灰白色的回迁房衬托出红砖楼的庄重,外立面凹凸有致的小开间布局,呼应了红砖楼外拱的法式小阳台设计。

  商住楼 激活老城区

  住宅区的一层用作停车场。张振辉介绍,一层原是骑楼街设计,可招商引资建商铺,充分发挥旧城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同时方便居民生活,让商业激活旧区,又通过居住带动商业人气,这与骑楼街商业裙楼“前店后街”的设计思路是一体的。

  旧城改造难点二:改善人居环境

  老城区 有联排别墅

  “是用townhouse(联排别墅)的理念设计,完全就是豪宅标准。”张振辉说,解放中路回迁房结合岭南气候特点设计,通风透光,明厨明厕,大多数南北对流。“每个套间仅50多平方米,设计师为了充分运用空间,反复在图纸上放置家私电器,调整布局‘偷位’。”

  何镜堂院士坦言,这一项目无论对建筑师还是政府而言,都做得十分辛苦。设计团队用了一年打磨方案,从设计完成到如今已经8年。

  邻里间 能亲切互动

  回迁房设计为一梯两户,建筑师把大门设计成“趟栊门”模样,推开门先是入户阳台,居民可在阳台种植物。张振辉说,上下楼的住户能透过半虚半实的 “趟栊门”,欣赏邻居阳台的景致。不过,客厅入口与大门呈90度角,他人无法窥探居室的内部情况,尊重了住户的私密性。二层绿化平台是居民联络感情的空 间,进入通透的单元楼梯间及入户阳台,公共性逐渐降低。

  获奖评语

  该建筑群的设计所表达的社会关怀、对城市历史环境的尊重及多重因素约束下的现代创新,反映了当前岭南建筑的正确价值取向和设计智慧,在表达岭南建筑文化和环境等方面,特色鲜明,鉴于其杰出表现,建议授予岭南特色建筑设计奖金奖。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