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肃:中国传统中缺乏欣赏建筑艺术的习惯
对于文物建筑遭遇拆迁的问题,笔者采访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柳肃教授。建筑有其生存的环境
“不可移动文物”的特点就是需要原址保护,所以才造成现在很多的矛盾。
柳肃:建筑类文物不同于一些出土的器皿,建筑有其生存的环境,就像植物生长在那里一样。比如这次长沙发现的 老城墙遗址,城墙原本靠近河边,并且是立于地面上的,但这次发现的却是深埋地下,而且距离河很远,这足以说明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当地地层的变化、河流变 迁改道等各方面的信息,是带有科学的价值的,绝不可移动。如果要将之移到某风光带中,那历史信息全无,真古董变成了假古董。
法律规定中是允许对不可移动文物异地重建的。
柳肃:那是在完全迫不得已的时候,在与消失相比较的情况下退而求其次的选择,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和复建的条件,原址保护还是最佳的选择。
实际情况是,除了专业人士,很多普通市民好像对老建筑是否完全在原址、是否未经改建并不太在意。
柳肃:这可以理解,因为在中国的传统中人们没有欣赏建筑艺术的习惯。西方美术史中,很早建筑就与绘画、雕塑 一样被作为艺术对待,欧洲人有欣赏建筑的习惯。所以在欧洲国家,老城区内是不允许新建城市的。包括学习西方的日本,建筑师也如画家或明星一样知名,普通百 姓会探讨建筑的好坏,新建的建筑甚至会开放一个月让市民参观品评,这样全民都会有欣赏建筑的艺术能力,在那样的地方赝品仿古的建筑很难有市场。
粗制滥造的东西慢慢蚕食人们的审美能力
所以现在粗制滥造的赝品实际在降低着人们的欣赏水平。
柳肃:就是把人的胃口给搞坏了。古人对建筑是非常认真的,每一个细节都精雕细琢,哪怕是墙角的一个装饰。这 是今天的人们虽然拥有先进的技术可以快速仿造,但却绝对难以企及那种精细与美感,这就是对建筑的态度。人们不会去欣赏那种美,粗制滥造的东西慢慢蚕食人们 的审美能力,把这种能力越拉越低。
也有一些老建筑,可能没有发生过某些历史事件,也不是名人故居,只是年代久远的普通民宅,是否具有保护的意义?
柳肃:这要综合看待其历史性、科学性和艺术性。就是说,是否有名人居住等历史价值,是否在建筑使用材料、建 造技艺上有代表性,是否建筑本身有某个时代的艺术特点,这些都需要去考虑。另外还有一点就是,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留下一些代表性的建筑,作为那个时代的象 征,否则就像书少了一页,成了空白的时代。
还有一些建筑,年久失修内部居住环境很差,是不是可以为了文物保护而忽视人们希望生活现代化的愿望?
柳肃:其实,这是一个可以两全的问题。从建筑学的角度来讲,生活的现代化就是厨房和卫生间的现代化。以前的房子设施简单,但是内部改造难度不大,布设管线技术上不困难。在国外,很多外表看去非常古老的建筑,内部都是现代设施,两者完全互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