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佩拉萨:建筑中的永续设计
我们非常荣幸在“平江印记”亚太(苏州)可持续设计高峰论坛暨2011年亚太室内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全国首发)活动结束后能采访到西班牙设计师伊格·佩拉萨,来与大家分享了世博后的设计等话题。西班牙设计师伊格·佩拉萨
我们了解到您设计的西班牙馆是使用的材料是非常环保的,在中国来说,如此环保的材料成本是否非常的高,现代我们中国建筑还是普遍使用成本较低的砖与水泥,今天您谈到的可持续设计是否能适合中国现状?我们如何把握适度设计的原则来达成可持续设计?
伊格·佩拉萨:我们从上海世博的概念开始讲起,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也是我们设计西班牙馆需要贯穿的 概念,当然因为这个项目仅在世博6个月期间展示,当时世博的标准我们要拿出最好的一个设计,所以相就于实际项当然就有更多的自由度发挥这个创意,对于我们 而言西班牙馆项目比较像一个宣示性的设计。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作为以后的有续设计的一个范本。当然要达到永续设计是非常困难的且不容易的,我们就以西 班牙设计为例,中国政府也希望它变成一个永久性建筑,我们现在做了很多的实验,也在考虑用一些别的材料,比如说树脂树胶或者是金属板,但是我们会尽量想办 法利用藤条这种最原始自然的材料,但是除了要达到居住要求外还要达到防火防雨防日晒的功能都需要以后更多的研究来支持永续设计。
我们了解到西班牙馆现在是保留建筑,您觉得就现在它所使用的材料可以保存多久呢?
伊格·佩拉萨:西班牙馆在经历了世博会的6个月时间,世博会希望我们将建筑的期限延长至5-10年,所以我们经过防火处理和特殊材料强化之后,保存5-10是没有问题的。
我们知道就设计中经常说到“设计中的跨界”,跨界的流行趋势也越来越明显,我们网站在中国有1百万的设计师会员,包括平面、工业设计、影像等各个行业的设计师,您认为他们在室内设计装饰和建筑这些领域里有什么发挥的空间?
伊格·佩拉萨:我认为发挥空间很大,我们团队目前就有很多项目都有跟艺术家合作,我们可以直接拿西班牙馆为例子,我们当时的设计是用中国的书法在藤条的立面上表现,但是现在加入延续性,所以也考虑和艺术家合作定期在藤条上用中国绘画在藤条板的立面创造一个新的立面。
我们了解到EMBT已经在上海成立了设计事务所,那您是如何理解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一个融入的呢?
伊格·佩拉萨:我曾今在亚洲日本度过了九年的时间,还是比较了解亚洲城市的氛围,最后当仁不让的从巴塞罗那赢得了西班牙馆,大家都非常高兴的来到亚洲,虽然我一直想学习中文但是非常困难。
就您对中国的文化喜爱与了解,今后在中国的一些设计项目当中做设计规划的时候,会用原有在西班牙的一些理念来设计还是更多的结合中国实际文化进行设计?
伊格·佩拉萨:因为我们是一个非常重视文化和历史的事务所,所以我们在中国做项目都希望融入当地的文化和本 土设计,比如之前谈到西班牙馆使用中国书法元素设计,与论坛上说道的张大千博物馆也在进行之中,我们创作会从张大千的绘画概念中寻找创作结合点,另外我们 一个西安的花博项目,也是从中国的绘画中寻找元素创作一个中国的现代庭院,可以见得我们都是从中国的文化出发,我们在中国应该致力于去思考这种与当地文化 结合的可能性。
刚刚您提到一个张大千的博物馆的建设,也提到将从张大千的艺术作品中搜索一些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来进行创作,是您自己亲自去看艺术作品产生的一些理解还是通过中国的同事告诉您张大千的作品是怎么样的呢?
伊格·佩拉萨:之前有提到我们在致力于研究中国的文化,一开始我们对张大千是完全不了解的,这个项目的机缘 是在1956年的时候张大千跟毕卡索见过一次面,毕卡索是从巴塞罗那来的,所以业主就希望找一个西班牙事务所设计张大千博物馆。当然为了要如何了解这么重 要的文化,我当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带领学生成立了一个研究室,专门研究张大千,围绕张大千来做设计,他们也参加了成都工作坊,在巴塞罗那当 地也有组织很多张大千的工作室进行探讨,从美国也有找来专家作为顾问,所以他们对中国文化上的深入研究都付出了非常多。
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您有什么话要对我们一百万的设计师会员说说吗?
伊格·佩拉萨:因为大家都了解到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中国是现在机会最多的市场跟过去完全不一样的情况,越来越多国外设计师都来到中国,当然除了国外设计师进入中国,他们尽力带来最好的设计,同时中国也是尽力带来最好的设计,希望共同打造这个世界最瞩目的舞台。谢谢。
谢谢。
世博会西班牙馆外观设计
世博会西班牙馆内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