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筑设计中,到底是要战胜自然,依赖设备改变环境,还是接受环境,以被动优先的设计理念,用设计使自然环境被利用,一直是建筑界讨论的话题。
技术和设备进步之后,很多产品都具备了人为改变空间环境的能力。但人们依赖设备主动改变了环境空间之后,环境却没有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与依赖设备相反的,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多是以顺应环境的被动设计为主,反而使得人与居住环境得到了良好的协调。
设备依赖与问题守恒
绿色和高科技在很多时候都存在相悖的地方。绿色建筑有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可循环。使用高科技设备的建筑,常常只能达到自己内部的可循环,而不能做到建筑与环境的可循环。
现在不少房地产项目都在用高科技设备堆砌绿色建筑。很多高科技住宅,为了达到某些居住环境指标,而将房屋人为地与自然隔离。比如,一些恒温恒湿 的住宅产品,为了保持室内温度必须维持窗户封闭,同时在换气时则必须要使用特定的换气系统。而在这些高科技设备使用的同时,还有一系列的关于维护成本,高 能耗、高排放等问题。
这也是目前市场上的高科技建筑中普遍存在的弊病。即为改变某一个局部的环境,而不惜运用各种高能耗的科技手段。虽然为房屋提供了符合一定环境标准的空间,但却在另一个方面破坏了环境。
管理学中有一个问题守恒定律,当一个问题被解决之后,由解决此问题带来的副作用,又会产生新的问题,问题永远解决不完。现在的建筑领域,由于提倡改变环境空间,大量使用高科技设备,也让建筑的环境问题陷入了问题守恒的怪圈。
无为与被动设计
在环境面前,人到底应该被动地适应,还是主动地改变,这可能是贯穿人类历史的一个话题。中国人的哲学中,对于被动的适应环境,有一个更精辟的说 法,就是“无为之治”。这种无为的思想不但体现在中国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各种政治生活之中,也体现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建筑设计之中。
“无为”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做人为改变自然的事。科技是人为的产物,而不是自然赋予的能力,科技含量越高,常常就与自然环境越远。人被科技产品包裹得越紧密,就与自然环境割裂得越严重。
爱因斯坦说,“人不能用造成问题的思考方式去解决问题”。在使用高科技设备带来副作用,造成环境污染之后,人们往往会用另一种科技设备去解决, 但新的环境问题又会随之而来。周而复始,环境问题并不能得到解决。而中国古人的被动建筑思想,就是用另外一种思维方式,来思考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被动设计的“无为”精神体现在建筑中,就是尽可能减少人对环境的主动改变,而是优先考虑如何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
忽略高科技
实现被动设计优先的设计理念,首先要忽略高科技。人忽略了某项技能之后,才能专注于对另一项技能的开发。盲人因为看不见,所以会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听觉和思考能力。忽略高科技设备之后,符合环境要求的被动建筑才有可能被挖掘出来。
所以在交通不发达的时期,一些偏僻的地区,恰是中国被动建筑设计最优秀的地区。这些中国传统建筑首要特点是就地取材。例如云南地区竹资源丰富, 当地的傣族就设计了以竹为主要建材的竹楼,竹墙可以通风,正好可以适应南方地区湿热的气候;陕西的窑洞建在厚重的粘土下,可以起到很好的隔热效果。四川阿 坝州的碉楼是用片石砌筑而成的。因为该地区多是少土。就像自然界中有某种动物,就会有这种动物的天敌一样。让大自然一物降一物,正体现了中国古人利用自 然,而不改变自然的被动设计理念。
在就地取材的基础上,节能和保温也是建筑设计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即在不耗能的情况下,实现建筑的隔热与保温,也就是室内温度的降低与升高。陕 西的窑洞是这类被动优先建筑的典型,窑洞是直接在山坡上挖洞作为房屋使用的。这种建筑虽然只能适合干燥少雨的地方,但是这种建筑却非常节能,而里面的空气 的温湿度非常适合人体各方面条件,里面生活的人一般很健康而且长寿。
除了温度,建筑还需要当地的气候。在传统徽派建筑中,就是以迎合自然气候的被动设计为主要建筑形式。其中各种被动式的遮阳、通风、隔热措施得到 了充分体现,包括顶层储物阁楼兼做隔热缓冲层;天井设计朝内的屋檐和储水沟收集雨水,兼做节水、降温,同时可以防火等等,这些都成为依照气候适应原则设计 绿色建筑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