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班范柏克:在亚洲,我的建筑参与感是多元的

2013-02-27 12:53设计师访谈
 当今建筑界的新晋国际明星级人物——荷兰建筑师班范柏克,似乎对亚洲情有独钟。他在接受访问时说,除了“这里(新加坡)和荷兰有共通之处:地小人 多,注重与世界沟通,充满国际观”,更重要的是,在亚洲,他的建筑参与感是很多元和全面的。新加坡对他作为一个创意人的所有创意的可能性深感兴趣。不消三 年,54岁的范柏克在本地就有两座大工程竣工——2015年落成的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和远东机构的高端奢华公寓The Scotts Tower。其中,范柏克设计最大的追求:人的“沟通”和“活动”在前者的设计中显而易见。

  2008年,我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和荷兰建筑师,也是当今建筑界的新晋国际明星级人物——班范柏克(Ben van Berkel)初遇。当时我递上名片,他看了一眼,兴奋地说:“新加坡!我好想到你们的城市建点东西,你可以推荐我吗?”

  明星当然不用我引见,自有伯乐叩门。果然,不消三年,54岁的范柏克在本地就有两座大工程——2015年将落成的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 (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简称SUTD)和远东机构的高端奢华公寓The Scotts Tower。这还不包括他一些正在商讨阶段,未能宣布的大型工程以及正为新加坡发展商凯德置地(CapitaLands)设计的60层楼高的综合旅店、服 务公寓和商用项目,2014年完工的杭州来福士广场。在本地插下个人旗帜,范柏克速度比他的师傅扎哈哈迪德还快而准。

  从水乡到狮城,我最感兴趣的是:他,为什么特别喜欢跟亚洲人合作。趁班范柏克这次应远东机构和SUTD之邀来新演讲,讨论新加坡建筑和创新的城 市空间应用课题之际,笔者采访了他。范柏克说:“喜欢本地以及整个亚洲的创新和活力。”他说:“我在新加坡如鱼得水,或许是这里和荷兰有共通之处:都地小 人多,高度密集,也注重与世界沟通,充满国际观。”

  喜欢亚洲建筑的综合和混搭

  在欧洲,建筑业很精专,每个项目都有各自的负责人,范柏克说:“我身为建筑师只沦为众多顾问的一位罢了。但新加坡对我作为一个创意人的所有创意的可能性深感兴趣。他们知道我也设计家具,所以也会请我提供室内空间设计的看法等等。在亚洲,我的建筑参与感是很多元和全面的。”

  跟新加坡人合作开来,他表示很喜欢“新加坡人总能提出很正面、专业的批评,甚至在学术的角度上和我交流,为项目增值。有什么需要改变都是很专业且按部就班的。”

  范柏克从2005年开始进军中国,两年前在上海也开设了事务所。在中国,发展商很爽快、果断,西方建筑师很难沦为“纸上建筑师”。他解释:“和 中国的合作非常直接。在那里他们可以在两个礼拜内完全改掉你的设计,而且还是大刀阔斧的更改。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合作方式对我也是很新鲜的。当他 们会三番四次改你的设计,就表示他们喜欢你的设计。他们喜欢你的作品的话,就是喜欢。你如果赢得了他们的项目,他们就很爽快买单、施工。我在中国待了两年 了,慢慢习惯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也对我的工作产生信赖。”

  从走动到相会,从相会而互相学习人的“沟通”和“活动”是范柏克设计最大的追求。这在他为樟宜路上段的SUTD设计的校舍中显而易见:校舍由建 筑和永续设计、工程研发、工程设计和科技系统设计四大科系组成,各大讲堂聚在中间,四栋学院自成一体但又由各种回廊、走道、天桥、公共空间衔接,四通八 达,制造相会的各种机会和可能。范柏克说,他刻意和传统学院的设计背道而驰。好比UCLA、剑桥都有各自的学院楼,但学院和学院间的学生得走很长一段路才 能碰面,降低了互相的交流。

  曾在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哈佛等名校当过客卿教授,让范柏克对教育的转型特有认知:“直线式、由上到下的教育方式已渐渐被淘汰。新一代的学生更 多是透过跟教授和同学的交流、互动而学习。各系不各自为政,反提倡合作:从辩论实验中得出新的思维。我当初会赢得SUTD这项目是因为我是从一个思想家的 方式出发,我提供的是一种新时代教育空间的哲学和想法,而不只是一个建筑外壳的设计。”

  他补充:“在我设计的学院里,学生不得搭乘电梯。”看到记者傻眼的反应,他笑说:“学院里当然有电梯,也允许你乘搭。可是我们的设计衔接度很通顺,反而鼓励学生更常走动。从走动到相会,从相会而互相学习是这栋学院的设计精神。”

  不管是公共或私人空间,在设计以前,范柏克花很长的时间研究人在这空间内的活动和行为:“我们会画出用者在这空间走动的地图,他们将在哪里交 叉,不同使用者在怎样的情况下会在哪儿相会,来决定如何更好地组织和规划这空间。因为学生们总会在校舍待得很晚,所以我们也研究如何赋予这空间24小时的 生命。”“以人为本”更重要

  范柏克参与城市规划工程时也“以人为本”,从一个人的一天思考空间。2010年,我再度在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和范柏克见面,当时他来新加坡展览馆 演讲,主题就是: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是24小时的。当今许多的设计大师虽来自西方,但他们却是在“不爱睡”的亚洲看到了更多的可能。范柏克说,西方建筑的 设计只有单一的功能,他就是喜欢我们这里的综合和混搭。到过欧洲,许多习惯下了班还能逛街、越夜越美丽的亚洲人很不习惯欧洲傍晚5点商业中心上演的空城 记。在范柏克眼中,逛街走马看花也是城市人社交的一种延伸。他欣赏亚洲根据24小时生活的规划,下了班后,夜晚城市还有生命力。他说,在欧洲商业区的一楼 就是大堂,但亚洲会插置一间商店、酒吧之类,让空间的使用更多元化。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在亚洲很多的项目都是商场:2007年他赢得日本LV旗舰店的设计 竞赛;他为台湾统一集团设计在高雄的10楼豪华商场,大立精品馆正在施工;韩国天安市的Galleria Centercity已完成,成为该地的指标。此外,和新加坡凯德置地在中国杭州的来福士城也正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从人的活动和生活出发,像人体内的经络一样勾画出一条生命的脉络,最后钢铁、水泥或玻璃就像一层外皮覆盖、包容这空间,完成建筑。这或许也是为 什么范柏克的设计总有着很强烈的有机和生态形体。就SUTD设计,他说:“在外型上,我们要取的是‘中立’(neutrality)的视觉感,挑战和启发 人们对它的想象,我们不要一个标志性的庞然大物。我们是透过实验性的材料以及各区鲜明的颜色,区分不同空间的功能和用途:讲堂、课室的颜色下意识地引导人 在里头行动。”

  制造沟通渠道

  年轻时在伦敦曾师承扎哈哈迪德,有人说,从范柏克有机的设计感看出了哈迪德的影响。范柏克很虚心地接受这比较。他表示自己的设计线条很流畅,然而却叫不出名堂来,原因是:“我的建筑都是由里到外而生。我对创造外型、轮廓不感兴趣,因此我的建筑物没有一个指标性。

  “我的设计往往从我要给人们带来怎样的体验,而这里头的空间能促成怎样的沟通出发。我喜欢组织建筑空间,制造出一层又一层的沟通渠道,交织出多重的解读。”因为这样为人而设计的建筑才能够持久、永续,他笑说:“像我这样的建筑师肯定生存得更久。”

  范柏克设计了不少公众空间——马赛地奔驰的博物馆、音乐厅、交通转换站、学府、商场等等。来到私密的住宅空间,“以人为本”更为重要。他就为远 东集团设计,位于史各士路和经禧路的“Scotts Tower”举例:“谁住在里头?是单身人士,还是一个家庭?单身和有家室的人对生活空间的要求又有怎样的不同?项目里有哪些是公共空间,哪些是半公开的 空间,哪里是完全私人的?怎么在建筑里发挥人的作用,升华个人的活动?我跟远东在这方面很有共识。对我来说,一个阳台不单是阳台,它其实私密如一件家具,是个人内部空间的一个衔接和延伸。”

  31层楼的“Scotts Tower”独特的地方在于:它的公众设施位于2楼和25楼处。25楼的泳池和空中花园宛如华丽的超现实的城市乐园,为住户提供城市好望角之余,不忘考虑到他们介于隐私和公开之间的需求。

  屈指可数的多元设计师

  学了4年的室内和产品设计,之后才到伦敦完成建筑学业,范柏克31岁时(1988年)和他生活和事业的伴侣Caroline Bos在阿姆斯特丹自立门户,共创UNstudio,也就是他目前的多项目设计事务所。我问名字是否有“非一般事务所”的意思?他笑说:“我本是取 United,也即是结合各种不同类型的创意,集思广益的意思。但你这建议很好,我会考虑采用!”

  近年,范柏克也过界到家具设计,除了为德国家具品牌Walter Knoll设计家具,也正计划和意大利品牌Moroso合作。他说:“我是学产品设计出身的。以前很少机会展现我这方面的兴趣。目前也设计家具的建筑师,我两只手算得完。不是每个建筑师都自然而然地朝这方向发展。你的血液里必须流着对家居的热忱。”

  他的家具设计,最大的赞誉来自于另一位建筑大师。Norman Foster曾对他说:“Ben,我跟你朝夕相对,你知道吗?”而且还是当着他妻子面前说的。范柏克笑说:“这让我好疑惑。后来他说:‘我买了你设计的沙发啦。你跟我一样是少数对建筑以外,人的生活空间的设计感兴趣的建筑师。’”

  的确,家具在室内所创设出的空间格局,其实也是建筑的一种延伸。范柏克说:“它虽然不比设计建筑复杂,但我觉得却同样困难,你必须考虑到它的舒适感、质感,背后要有一个故事,跟一栋屋子一样,它也必须要有吸引力,你要被它吸引,不断地回去享受它。”

  家具如此,空间如此:以人为本。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