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2012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分析-杨宝明

2013-07-06 12:38行业新闻

2012年中国建筑业发展分析


杨宝明
上海鲁班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首席顾问

实体经济困难、温州老板跑路、鄂尔多斯房产商自杀、德班气候大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又一轮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探底的概念越来越高,最先受中国泡沫经济恩惠的建筑业将同样率先遭受打击。

2012,中国建筑业风雨欲来,中国建筑业将受重创一蹶不振?还是图革新凤凰涅槃——

危机早已埋下伏笔

错过了2009年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却埋下了更大危机的种子。短期的快感,往往会带来更长更深的痛,从2011年开始我们已经深深感受到了这样的痛。

早在2008全球金融危机来临之际,中国建筑业喊了一阵子“冬天来了”之后,迎来的却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盛夏。很多人以市场经济的思维错估了形势(典型代表是万科),没料到中国政府终以一己之力,以四万亿中央投资带动数十万亿地方政府和民间投资,掀起一轮全国投资热潮,短期内缓解了当时国内和全球经济萧条的威胁,却给自己套上了沉重的枷锁:房地产泡沫、通胀和实体经济遭受严重打击,特别是耽误了本该早已启动的经济转型升级,导致我们付出更大的代价,建筑业就是最典型的行业之一。

中国近几年宏观经济解决方案基本上是以一个更大的泡沫去缓解一个已经本身不小的泡沫,还要帮一下西方发达国家,过于托大,自身的危险度大大提高了。

2007年中国正值宏观经济调控攻坚阶段,2008年的全球金融风暴,迫使中国放弃初见成效的调控。在四万亿刺激之下,地方政府债台高筑,地方政府、开发商开足马力大搞基建、大搞房地产,以房地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终带来2010年发端2011年疯狂的通胀。从2007年至2011年的四年,中国经济政策转了720度,从调控到大力刺激再到调控。无长远战略考量,致使整个宏观经济饱受折腾,民营实体经济终于难以hold住,内外因素夹击,大受挫折,元气大伤。

政策短期变化突然的结果是,在调整经济结构之名下,终于国进民退。政策、资源、项目向国有大企业倾斜,民营经济受到压制,整体经济活力衰退。

没有大量中小微型民营实体经济的支撑,高企的房产价格和物价只能成为刺穿中国经济机体的利剑。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投资总是中国经济的最爱,过度的投资最后结果是效率不高和经济转型难以启动,最终中国经济的这一轮回,只延迟了泡沫破灭时间,根本性、结构性的问题却没有解决,现在逐步到了总结账的时候。

投资经济受益最先的建筑业无疑将处在风口浪尖上,处于上下游夹击的痛苦深渊之中。

更冷冬天终究来了

冬夏交替也是经济正常规律,就像人类不能战胜自然规律一样,人类也还不能完全控制经济运行轨迹,只能用更长远的策略来减弱短期负面影响。准备接受更严重的较长时期的挑战才是一个务实的想法。

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1212,欧盟峰会已经落幕,但外界对欧债危机前景的担忧仍未能平息。尽管欧盟峰会对“欧元区缺乏政治融合、统一以及预算纪律”有所回应,同意向IMF提供2000亿欧元双边贷款,并达成了折中版的欧盟新条约,但欧盟峰会并未解决根本的偿付危机问题,而市场最关心的“最后贷款人”、“欧元区共同债券”等核心问题也并未触及。

2012年,许多专家预测欧债多米诺骨牌还会继续翻倒,新一轮的降级潮已经不可避免。政府已经被选票绑架,过于严厉的紧缩措施只会掀起更大的国内社会和政治动荡,尽管欧洲稳定机制(ESM)运作时间有所提前,但也要等到20127月生效,估计等不到救火部队救援大火就已经越烧越旺了。欧洲诸多问题关联到相当多的国家,政治、经济、责任与利益交错一团,确实错综复杂。

在越来越严峻的形势面前,欧债危机解决的难度可能超乎我们的想象。

如果欧债危机继续扩大,加上美国第三轮量化宽松继续释放海量的美元,世界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就更大了,中国出口这一驾马车在2012就难以寄予厚望。

国内宏观经济:严峻考验

国内的情况并不乐观,甚至更为严重,国际做空人民币倾向实质性形成。实体经济困难重重,温州等各地越来越多的“老板跑路”事件,让人担忧是否会快速蔓延开来。中央已足够重视,并反应快速着手解决这类问题。但方法政策争议颇多,是否会演变成上一轮的循环?

前几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宏观政策的短视带来的问题越来越凸显,简单的经济刺激和投资拉动政策累积了越来越大的泡沫。政治与经济改革举步维艰,有效的政策、措施越来越失去实施的有利时机,越来越少的办法也难以执行,大家很难看到清晰的软着陆的路线图。

房地产:疯狂的代价

房地产市场已危如累卵,买涨不买跌的市场规律使得房价腰斩的可能性很高,还有部份开发商还在硬挺,但春节年关是极其难过的。失去银行输血和销售收入的开发商何以渡过供应商和施工单位的春节年关支付高峰,情况不容乐观。大部份开发商还在等待政府救市,政策转向,但政府“吃一堑长一智”,还在为上一次的政策买单,救市的好事很难再来第二次,建企领导层应清醒看到这一点。

最近2011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14日落幕,明确继续对房产进行调控,要求回归合理价格,从过去的控制过快上涨到要求合理回归,调控级别上其实更加提高了,预示着等待政策转向已彻底没戏。房地产市场的利益链确实能量巨大,但在维稳和政治面前只能退后,这是很多企业家没有意识到的。

20111214,号称有200亿现金储备、在同行中负债最低的SOHO集团,旗下上海公司居然出现销售总监带领全体同事为几百万薪酬集体维权的群体事件,整个行业严峻形势可见一斑。

事实上,很多开发商已经显现出支付能力的困窘,未能按协议如期支付。自爆出绿城资金链问题后,全国前十的开发商也有多家出现支付困难,要求停工、减慢施工进度的也较普遍,传言华南开发商“五虎”之一欲停工大量项目,甚至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商议用房产抵工程款。危机的到来是系统性的问题,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项目也必然困难重重。近年的政府债务平台,已被认定为通胀的罪魁祸首,地方政府项目近年大量上马,借债过度已成宏观经济最大问题之一。像美国经常出现的政府破产危机,在中国一些地方政府今后如果出现,不会是稀奇的事。很多建企自以为政府项目不会坏帐,真实情况并非如此乐观。最先爆出问题较多的铁路项目,大量项目缓建、停建,资金缺口相当巨大,并引发大量施工队伍支付困难,春节年关铁路建设企业面临较大考验。各级政府为GDP、政绩和寻租,对大型项目建设过度热衷,导致规模失控,风险已然不小,很多政府项目支付违约情况会大大加剧,建企企业家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难题难解

一个事实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远比2009年困难,已处于两难或多难的境地:放开银行信贷闸门,则高企的CPI更会像脱僵野马,直接威胁到社会和政局的稳定;不开银行信贷闸门,则实体经济和房市极有可能崩盘。地方债、保增长、房市、通胀、就业、调结构、低碳经济压力,这样多难的困境,确实神也难有办法。

关于中国经济是否会硬着陆的问题,乐观派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相当不少,但是大家却很难见到能自圆其说的软着陆方案,既能救实体经济、又能解决房地产市场问题,还能处理好通胀问题。更困难的是经过近二十年的政治经济发展,各利益集团开始稳固,各经济领域利益分配进入成熟期,牺牲任何一方的改革均难以成行。政治体制与经济制度的改革举步维艰,即使有神人拿出济世良方,也难以实施执行,这才是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真正难局。各垄断领域价格高企、企业减负难以实施、个税调整远低于民众期望等等都是一些佐证。

建筑业到了还债期,奇迹不会第二次发生

建筑业前三年享受了投资拉动经济的好处,这一次到了该还的时候了。前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引发的刺激经济政策,中央四万亿带动地方政府和大量民间与海外投资的数十万亿的巨大泡沫性投资,大量的新增项目带动了建企业务的爆发性增长。项目很好拿,钱也不算太难挣,企业规模和企业数量快速增长。

但是这几年建企经营并不痛快,恶性竞争依然,赢利能力低下,这并不能说明建筑业这几年不好,而是要意识到建筑业这么大一个产业,很少企业倒闭,大家过得不痛快,但不会死掉,这样的行业已属不正常。2008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制造业约倒闭了30~40%,建筑业企业数量却在快速增加,良莠难分,致使主管部门想通过特级资质重新就位进行宏观调控竞争环境。行政手段调节市场经济碰到的问题必然不少,正处骑虎难下之态。

目前整个产业还处于粗放型发展,原因在于整个建筑业根本没有尝过冬天的滋味,也就没有变革的动力和压力。上一次大家一起喊了一阵冬天来了,最后发现日子更好过了,白喊了。“狼来了”的经历对建筑业相当有害,非常容易造成大家的麻痹思想:政府一定会救市的,费劲搞管理提升练内功是没有必要的。

事实是,各国经济史表明,一旦爆发真正的经济危机,政府也是束手无措的。没有一个政府希望发生经济危机,危机的爆发是因为糟糕的经济局面已经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能力。这些年很多行业企业家以为房地产绑架了政府、银行,就永远不会出事,这是非常幼稚的。

美国的2008年次贷危机、日本近20年的经济危机都因房地产泡沫而起,都是属政府想救却有心无力。美国的问题至今还未解决好,中国宏观经济的严峻程度也已到了不是政府想救就未必能救的边缘了。我们建企要开始有清醒的认识,“狼来了,狼来了”,最后一定是狼真的来了。

解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正在进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出的基调是:稳增长,调结构、控通胀。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扩大内需,继续调控房地产市场。2012的中央经济政策取向,对建筑业意味着更多的考验。

稳增长第一层意思是控制过快增长,要求增长的质量。这样前3年的大跃进会减少、慢下来,特别是投资拉动式增长会慢下来。建筑业大项目、超前项目大幅减少是必然的。

稳增长第二层意思是不能太慢,这关系到就业和社会稳定。这样的调控政策,达到目标是有难度但必须是这样去做。不大搞投资又不让增长慢下来,现在传出的方案是着力扩大内需,扩大内需的方法是什么未能明晰。外界的猜想是减税,笔者认为是较难。现行的体制,政府有很大的加税欲望,减税政策很难通过。这种不确定性,对明年经济的悲观性加大。

控通胀不能放松的决策是对的,对建筑业却是利空消息。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都是过热的投资拉动带来的,继续控通胀会减少建筑业项目数量。

调结构这些年来一直压力很大,刚刚结束的德班气候大会,中国又成为众矢之的。发改委副主任在国际大会上勃然大怒,有气势地反击并不能改变大的格局。问题在于作为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国,人家不搞你还去搞谁?美欧很容易联合所有国家反对你,让你付出惨重的代价。历史的碳排放总量是个公平问题,现在的碳排放解决眼前的问题,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落后,这方面一定会长期被动。这种巨大的国家压力还根本未传导到建筑业,实质上,中国碳排放第一产业是建筑业,全社会占比超过40%。中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却在整个“十一五”进展甚微,这是说不过去的,后面有强力手段出来是正常的,碳排放才应该真正成为特级资质的重要标准。调结构引起的对钢铁等行业的重组景象历历在目,建筑企业家该及早重视。这种语境下,不是说你能拿项目、能赚钱,就能活下去。

继续调控房地产,让等待政策曙光的房产商、建筑企业彻底没戏。笔者认为,中国房地产已经到了政府不调控、银行很想支持也hold不住的拐点了。只要绑架政府、银行,房价就会永远涨下去,这体现了中国企业家经济思想的幼稚性,这几年笔者一直在批评、在提醒,只是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罢了。

中央的政策思路不错,看法也够准确,难在具体的方案设计,难在执行与落实。平衡各方面因素,太过复杂,难度很大。

建企企业家必须树立起后房地产时代的经济思维!以房地产泡沫带动起来的建设大潮将逐渐淡化,建企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方式一定会有大的改变。

反思“十一五”

机会主义和关系竞争力思维一直深深地伤害着中国建筑业的健康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国建筑业没有在转型升级上取得进展是相当可惜的,这个有利时间窗口没抓住,行业和企业有很大的可能,在“十二五”付出更大的代价。

企业战略思维能力欠缺,眼光局限。十一五期间,笔者多次呼吁,在大量文章中提醒建企抓紧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尤其要注意房地产泡沫,正确判断后市形势,可惜无几人看重,但情势的发展却不幸被言中。几乎所有的大中型建企的“十一五”战略都是机会主义挂帅,战略同质化十分严重:保持、稳住建筑业,将重心移至房地产,将大量资源(财力、人力)移至房地产,寄希望在房地产副业上赚大钱,忽视建筑主营业务和起家的根本。这实在是舍本逐末,对行业进步的伤害更大。过于看重眼前利益、机会,却忽略了一个大行业战略机会。

建企企业经营理念还沉浸在关系竞争力难以自拔,对提升管理、加快信息化进程的意识不强。整个“十一五”,这些方面大家讲得很多,行动得很少,呈现整体性的“叶公好龙”,失去了一个很好的调整时机,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战略性时机。

中国建筑业的现状太需要一批专注的企业家,愿意几十年如一日,耕耘中国建筑行业,将建筑业研究透,大练企业内功,让中国建企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中国铁建、中国中铁两兄弟在国外一个项目亏损可达41亿、21亿,就是当前行业问题和行业水平的有力注脚。

中国建筑业已有多家数千亿产值的企业,远超万科、SOHO这些上游企业,但整个行业几乎没有超前思维、引领行业发展的杰出企业家,是整个中国建筑业的悲哀。本人极为看好的中建领导人孙文杰先生,由于从香港的中国海外公司回归时间太短,尚未大展宏图即已退居二线,继任者易军先生能否担当此等重任,尚待观察。

20多年的高速发展,机会主义和关系竞争力长期浸淫,终使中国建企和企业家的基因中少掉了品牌竞争、公平竞争、创新、坚守价值观底线的这些部分,上述情况的出现就是一种宿命了。

政府主管部门政策未中要穴。在企业基因先天不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作为市场最重要的一只手,对产业的走向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可惜政策之弈,未现良策。

近些年,中国建筑业问题出不少(挂靠、农民工、质量、安全、招投标腐败等),颇受社会关注,但主管部门一直鲜有良策能逐步改善这些问题,致使未能推动行业在“十一五”期间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

“十一五”期间建筑行业改革重手——资质重新就位,没有起到预期效果。实际情况来看,对企业提升管理、加快信息化集约化管理并没有起到很大推动作用。原因在于还是用计划经济的思路在改革行业,效率不高,甚至方向都可能是错的。

“十一五”期间的市场准入与清出、招投标平台建设、资质政策等并未对行业生态良性进化产生太大的影响。主管部门如何设计出更加有利于市场化竞争、品牌竞争、集约化经营的产业环境至关重要。建筑业目前已成为中国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碳排放最大的产业,木材消耗量占全球森林砍伐量49%,建筑钢材用量占全球约50%,精细化管理、产业升级在全球低碳经济的压力之下,已属刻不容缓。但“十一五”期间企业数量反而在大幅增加,产业集中度并未提高,承包制还是大型企业主流管理模式。

政府的产业政策作为,空间还很大,问题在于如何形成产业智慧。如增加中国建筑业的开放度,引入鲶鱼;在国内工程力量不够的情况下,不提倡走出去战略;建立更公平的招投标环境政策等……

应对当前

控制规模、获得现金流、减小风险是当前的当务之急。

这一轮中国宏观经济的调整,对建筑业的影响是最快最直接的,建筑业是投资拉动的第一棒,得好处时是第一,受打击时也必在第一,未雨绸缪是必要的。

建企马上面临的第一波难关应该就是春节年关,供应商、民工必须清账,而开发商的两大资金来源即贷款和销售,应该很难看到什么机会,建企被拖下水可能性就极大。

近期已有许多敏感的建企对市场做出了反应,市场策略做了很大的调整:

一是减少项目数量。先减少资金运作盘子,控制风险规模。

二是严格控制新接项目质量。对业主方支付风险大的项目不接,严格评估合同履约风险,尽量不接带资垫资项目。中天建设集团提出的“每建必优”,就是从优质的合同、优质的业主开始的。

三是加强应收款管理。及早催收入库,逐个分析各项目风险程度,制订相应应对方案。

四是加强内部风险管控。支付风险和成本风险较大项目的问题要及时列出和处理,项目部资金情况梳理和收款计划的落实进行专门监控。制造业和其它行业的跑路老板已很多,有此习惯的建筑业春节前后此等情况不会少,作为企业如何有最好的结果,要及早了然于胸。

当然,建企真正解救自己的长久之计是实现转型升级,将基于关系竞争力的经营方式转型到基于内部能力的经营方式上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重新评估处置房地产和建筑业的关系

这几年基本上稍有实力的企业都将房地产当作最重要的财源,当作转型升级的目标,而将起家的主业贬为次要位置,这实在是这几年整个中国建筑产业的战略思维的极大误区。笔者这些年一直对此问题大声疾呼,鲜有成效。这种思维严重损害了行业进步和转型升级的速度,现在事实将证明,短期暴利的诱惑无法让我们持续发展,也无法体现产业价值。建筑业企业家,把建筑主业做好,才是自己的第一责任,才是产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更是国家的需要。当大楼桥梁倒得越来越多的时候,再多的钱,建企企业家都难有社会地位,难以彰显建企企业家的价值。

本轮建企的房地产热暴露出的问题是建企企业家简单暴利思想,守不住诱惑。当我们的产值从几千万到几百亿跳跃时,我们的企业家思想中需要更多的产业责任、社会责任,更高一点的是肩负产业理想。

及早审视自己的房地产投资。有无能力长期发展?是否该及早退出?“十一五”期间有一点实力的建企几乎都投身房地产,且以此为主要赢利来源。要当机立断,避免被困其中。笔者这些年一直在谈建企投资房地产的风险,但基本无用,笔者相信会有一批建企倒在幻想从中暴利的房地产行业中。我们自己应该相信,当房地产泡沫破裂时,先倒掉的一定不会是万科、SOHO、万通等这些老牌房地产企业,而是那些半路出家的房地产商。更不要以为房产和建筑相通,完全两回事,两个领域要求的知识和团队专业性是完全不同的。

房地产项目工程承包订单的经营管理要加强。这类订单也将越来越难做,造价压低,合同执行条件加强监控,高估冒算越来越难。带资垫资的风险当下将大为增加,这是谁都意识到的。内部项目管理和外部经营风险管控都到了考验实力的时候。

建筑业天地比房地产宽许多。建筑业的机遇不只是房地产热潮。作为发展中国家,基建设施、各个产业发展带来的建设项目将依然很多,特别中国建筑业还处在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整个产业的整合发展依然还没有开始,市场集中度极低,这意味着对于内部能力优秀的企业机会非常之大,在别人快速萎缩的时候,可以比投资热的时期发展速度更快。因为资金、人才的充裕加上整合的机会发展的手段更加多样,发挥空间更大,发展速度就可以更快。

历史机遇与长久之计

不能在危机中看到机遇,和不能在安乐中看到危机一样,都是不够智慧的。

建筑行业这些年好似夏天突然进入冬天(2008前)、冬天忽又进入夏天(20092010),夏天忽又进入冬天(20112012)。这种猝不及防的剧烈过渡,除了宏观政策的变化,更重要的在于行业与企业缺乏正确的长远的战略思维,而是机会主义、关系竞争力等不正确企业经营理念导致的一个结果,是相当要命的。

价值观决定我们能走多远,战略能力决定我们的整体效率,执行能力决定我们能走多快。

当前的形势下,有作为的企业家在积极应对眼前危机之时,仍需真正静下心来,在应对好当前危机的基础上,着眼于考虑中长期战略,抓住产业整合的大机会,从危机中获得战略性大机会。这样的成功案例在各个产业中例子并不鲜见。任何一个产业都是在危机中,将企业拉开距离。危机一过,有些企业发展更快了,有些企业则将被淘汰。

中国基建不论宏观形势如何,基数都是相当大的,同时中国建筑业的产业集中度还很低。这就意味着企业腾挪的空间还很大,这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一个企业要率先从价值观、战略、执行力的系统能力上脱颖而出,形成真正基于内部能力的企业竞争力。这要企业家痛下决心,对自己的思想、价值观、战略来一次革命。改造根深蒂固的20多年来形成的机会主义、关系竞争力企业基因,前进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能找到。

以下几点应是企业家重新审视战略时必须考虑到的:

一是重塑企业发展基因。企业的基因构成要素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企业使命和发展愿景。中国建企如果永远只是一架赚钱机器,就永远不会有大的出息,危机和灾难就总会频繁降临,企业就永远在坐过山车,刚有爆发式的快感,马上就又陷入深渊。可持续发展,在于方向正确,每前进一步,总是更接近目标,接近自己的愿景,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是反思经营理念与企业价值观。企业的经营和赚钱有两个层次,好的企业成长是因为这个企业、企业家肩负产业理想,目标是实现客户价值与产业理想,赚钱是一种结果。

苹果活着就为改变世界的创世人理念,使之如此有创新能力,使之如此伟大,也使苹果成为全球最赚钱的企业。微软要让每张桌子都有一台电脑的企业愿景,使之很长时间是全球最成功的企业。这两家伟大的企业的成功都得益于伟大的愿景和梦想。过于现实的中国建筑业为什么地位如此之低?为什么没有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家?就很值得反思了。中国建筑业规模已达11万亿,没有有理想的企业家驰骋疆场,过于现实的中国建企企业家其实受制于自己的超现实思维。

确实建筑企业规模已至百亿以上,需要有这样的定位了,否则难进一步。如果企业还是以赚钱为最高目标,团队是一个赚钱的团伙,相信很快就会触碰到天花板。

三是战略上聚焦,建立核心竞争力。从机会主义、暴利思想、基于关系竞争力到基于企业内部能力的发展理念是一个大的跃进,这样的跃进需要更聚焦的战略。多元化、同质化是建筑行业这些年恶性竞争的根源之一。

中国建企企业家的战略能力还在一个较低水平上(公关能力较强),加强这方面的修养非常有必要。做好战略首先是找好定位,找好定位的方法就是不断聚焦缩小自己的核心业务,直至与众不同具备竞争优势,或者很容易建立起竞争优势。聚焦和缩小可以是在业务领域上、业务地域上。找到一个领域做最好的专家,离成功就不远,就会远离危机。专家们往往在危机时业务更多,发展速度更快。

四是提升管理内功。

精细化。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将是必须的内功。拿到项目就赚钱,随便管管,转包一下就赚钱的时代会逐渐过去。项目减少,业主造价控制加强,将逼使建企提升成本控制能力。精细化管理就必须改变近十年嘴巴讲讲的状态了,而要成为一种生存状态。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建企有很大的潜力可挖,这几年简单赚钱的环境把我们惯坏了,这方面近年几乎没有提升,现在很多有效的技术和工具没有用起来。

集约化。集约化给我们管理变革和产业链价值提升空间巨大。由于历史原困,中国建筑业还处于承包制为主的经营业态,属产业初级状态。简单的项目产值相加,虽然总规模一家企业可达数千亿,仍只是众多舢板捆绑一起的一个船队,与航母有着天壤之别。无核心竞争力,成本甚至高于个体包工头,与经济学原理相悖,这是极不正常的。

由于历史原因,集约化的运营、采购、收支等中国建企将无法一步到位,但不能不动,否则结果是自然消亡。信息的集约化、BIM技术支持的集约化等可以先行展开。

低碳化。调结构是2012乃至整个“十二五”的主基调,其它产业(如钢铁等)已尝到厉害,大量利润很好的民营企业被强行撤并。调结构的一个重要背景是碳排放问题。国际压力越来越大,而碳排放问题最大的建筑业却影响甚小,只是时候未到,建企企业家做好准备是必须的。

信息化。以上三化的实现都要依赖信息化才可能有很好的提升。“十一五”建企信息化遇到很大的挫折,并不意味着信息化错了,而是方法不对,我们必须调整方法后加快上。BIM技术和协同平台的应用可以是突破口。

国际化对大多数企业并不重要。收缩国际化战略是必要的,我们大部分企业没有准备好。“十一五”的国际化热也是建筑业简单暴利思想和机会主义在作怪。被世行多次上了黑名单,全球范围封杀,一个项目可亏40多亿、20多亿,也成为中国建企的笑柄。管好国内项目不倒楼,练好内功提升赢利能力才是眼前急事。国外市场由一些专业搞国外市场的公司去搞即可,不需要全部都上。

看得见的手要有更积极的作用

加大建筑业开放力度,提升市场化程度,建立公开竞争环境,才是看得见的手最重要的任务。政策导向依然对中国建筑业有重大影响,此时要更加慎重政策的有效性。有关部门需对“十一五”的特级资质、信息化标准、走出去战略要有所反思,并广开言路,让更多新鲜的思想发挥作用,推出合适的政策。

2012,是神秘玛雅预言中的大难之年。

对建企来说,是大难之年,还是大发展的转折点?

完全取决于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选择!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