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承建的徐汇滨江城开中心项目全面竣工。该项目是集办公、商业、文化、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总用地面积约7.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45万平方米,包含四幢超高层办公楼、多层办公及商业裙房,其中T1塔楼高度达199.5米。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徐汇滨江打造“西岸数字谷”,推动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发展。
精细管理,高效推进大体量工程
徐汇滨江城开中心总建筑面积459987.11平方米,分为三个地块。建筑构成包含一栋高199.5米的42层超高层T1办公塔楼,一栋高160米的33层超高层T2办公塔楼以及两栋20层的T3、T4双子塔楼。面对规模大、投资高、周期长等难题,项目管理团队以 “系统化、模块化、精细化” 为核心思路,构建科学管理制度。
在劳动力与质量管控方面,施工高峰期现场施工人员超1500人。项目部实行区域专岗责任制,借助每日例会动态调配人力,并定期开展技能与安全培训,保障施工质量。针对40余家参建单位协同作业的情况,项目部设立 “联合指挥中心” 优化沟通,分层分段施工,减少交叉作业干扰,同时,每周召开协调会及时解决问题。在施工组织上,分区开挖支护,优先施工主塔楼基坑,穿插临地铁小基坑作业,倒排工期确保进度。
毗邻地铁,严控基坑施工安全
项目位于徐汇区丰谷路37号,地下紧邻地铁11号线云锦路站和区间隧道,变形控制难度极大。基坑总面积6.86万平方米,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项目团队践行 “人民城市” 理念,提前策划、精细管理,率先引入BIM+智慧工地管控手段,将施工对周边设施的影响降至最低。同时,运用 “自适应支撑内力补偿系统” 实时调节支撑轴力、控制围护位移速率,减少基坑变形;严格把控地墙及止水帷幕施工质量,保障围护结构稳定。在施工过程中,获得“斜墙拆除系统”、“立柱桩系统”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绿色施工,实现“无感建设”
项目基坑阴角紧邻历史保护建筑西岸艺术中心,一方面要保障基坑施工不影响建筑安全,另一方面在其对外展出时,还得严格控制噪音与扬尘。为此,项目部与其保持密切沟通,根据展出安排错峰施工;在临近场馆处加装扬尘监控设备和自动喷淋系统,借助智慧工地系统实时监测扬尘与噪音数据,异常时及时处理。同时,在地铁风井改造时,采用临时隔墙隔离作业区,确保地铁正常运行 ,实现绿色、安全施工。
作为徐汇滨江“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与区内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滨江城开中心遵循商务4.0更新理念,以"人文、自然、健康"为核心理念,从城市发展、精神文化、空间功能、人本关怀和生活服务五大维度进行全方位升级。项目致力于打造集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生态宜居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综合体,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