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百科首页 百科分类 切换频道

株溪口水电站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2012-04-03 00:05园路施工
株溪口水电站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裂缝的防治
 
1 工程概况
  株溪口水电站工程位于湖南资水干流中游,是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水电工程。坝址地处湖南省安化县境内,枢纽建筑物主要由右岸混凝土挡水坝、右岸电站厂房、溢流坝、左岸船闸和左岸土石坝组成,水库正常蓄水位87.5m,总库容3330万m3,电站装机4×18.5MW灯泡机组,多年平均发电量2.95亿kWh。坝轴线全长475.3m,坝顶高程95.7m,坝顶6.0m宽公路桥贯通两岸。
  株溪口电站厂房结构主要为常态混凝土,厂房施工后期,受浇筑设备影响,2#,3#,4#机三台机组流道二期混凝土拟采用泵送混凝土施工。厂房结构二期混凝土需要紧密包围金属钢衬结构,混凝土存在体积大、流态高的特点,如果产生裂缝,可能直接导致厂房漏水等严重质量危害。根据浇筑分层,单仓体积最大为330m3。采用泵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减少和控制裂缝的产生成为质量控制的关键。
  2 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特点及裂缝产生原因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存在水化热难以释放的问题,造成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使混凝土表面产生一定的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极限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而泵送混凝土属于高流态混凝土,较之其他现浇塑性混凝土,具有坍落度大、砂率大、水泥用量多的三个显著特点,产生的水化热更为明显,特别是对于大体积的泵送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几率也更高。
  同时,水泥的化学收缩与水泥的品种、标号、细度、用量有关。随着水泥标号提高、细度增大、用量增多,混凝土的收缩值随之增加。混凝土拌合物在经历化学收缩、塑性收缩、碳化收缩及干燥收缩。混凝土自收缩是其固有的物理特性,也是泵送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
  3 裂缝防治措施
  在株溪口电站流道二期混凝土施工中,主要从配合比、搅拌、运输、振捣、养护等工序控制,以减少和防止裂缝的产生。
  3.1 配合比设计
  针对大体积泵送混凝土的特点,在配合比设计上,利用“三掺”技术,掺入煤灰、高效减水剂、膨胀剂,来降低水化热、利用混凝土体积微膨胀,补偿混凝土早期失水收缩来预控裂缝产生。
  施工中,选择了益阳东方水泥厂生产的劲虎牌P.O32.5低热水泥,选用益阳昌源生产的Ⅱ级煤灰,外加剂选用WG牌FDN-440高效缓凝减水剂和UEA膨胀剂。
  在考虑强度、耐久性、泵送距离、环境温度等具体施工条件后。通过配合比试验确定,所采用的C25泵送混凝土,砂率为35%,煤灰掺量为15%~16%,减水剂掺量为1.6%,膨胀剂掺量为7%。
  3.2 混凝土拌制
  采用HZS50 型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混凝土,搅拌时采用了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有效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和节约水泥,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降低裂缝产生的概率。
  3.3 混凝土输送
  泵机为中联拖式输送泵,布置在厂房门前厂区地坪上,距离浇筑仓号最远约110m,泵管高程在厂房安装平台,与厂房主机段流道仓号最大高差为22m,泵管输送到仓号上空,转接为链式溜桶,由溜桶入仓,保证砼自由倾落高度小于2m,防止骨料离析。施工时,泵机扣设置遮阳蓬,泵管覆盖冷水浇湿麻袋片,防止高温下混凝土坍落度损失。
  3.4 混凝土浇注
  根据厂房流道二期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等情况进行了合理的分层、分块,安排施工工序,以达到利于散热,减小约束控制的目的。混凝土浇注时由远而近逐层进行,保证对各浇注部位加强振捣,并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重点特殊部位如金属钢衬结构周围及施工缝、尖角部位在浇注前先铺抹一层2cm厚的水泥沙浆,增加粘结力。采用Ф50软轴振动棒进行振捣,每个部位都要振捣到位,使混凝土浇注均匀密实,保证混凝土紧密的包裹在钢衬周围。并要求混凝土浇注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3.5 混凝土温控措施
  主要从六方面着手:(1)选用低热水泥,掺加粉煤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2)搭盖骨料凉棚,加高成品料堆,降低骨料温度;水泥与煤灰罐上搭凉棚,并喷水雾降温;(3)拌和时,在拌和机料仓上布置两台鼓风机对骨料仓吹冷风,风冷骨料;并在河中心搭设浮箱利用抽水泵抽取深河水拌和骨料;(4)缩短运输时间,在混凝土运输车上搭设遮阳棚,并用冷水浇湿麻袋片覆盖泵管,降低入模温度;(5)合理分层、分缝,减小浇注层厚度,利用浇注层散热。外界高温时,在浇注仓面进行喷雾降温;(6)通过在流道模板表面常流水方式进行降温,迫使提前达到稳定温度。
  3.6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要保正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工作,利用增大空气相对湿度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水分蒸发率,在新浇混凝土周围采用喷水雾的办法来增加空气的相对湿度,用带针孔的塑料软管架设在新浇混凝土四周,通过注入一定水压的水使其形成针孔喷雾,方法简单易行而且经济。并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初凝前及时覆盖湿草袋,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延长散热时间,可使水泥的水化充分、完全,保证新浇筑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干燥收缩裂缝。终凝后进行蓄水养护,有利于混凝土强度增长和应力松弛,避免产生贯穿裂缝。另外合理掌握拆模时间,必须达到强度要求,才能进行拆模。因为早期受振、拆模过早或施工超载都可能产生裂纹。现场技术人员要经常到现场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 裂缝防治效果
  4.1 裂缝产生表观效果
  目前株溪口水电站四台机组已经全部蓄水发电运行,通过对流道混凝土表面观测,没有发现裂缝和明显渗漏水现象,一切运行正常。
  4.2 裂缝检测情况
  过水前利用混凝土超声波测试仪 NM-4B检测,(技术指标:声时测读精0.1μs, 声时测读范围 0.1~105000μs, 幅度测读范围 0~177dB,幅度分辨率 3.9‰,放大器带宽 10Hz~400kHz,接收灵敏度 ≤30 μv, 信号采集方式 连续信号,正常混凝土或岩土最大穿透距离≥10m)没有发现裂缝。
  5 结 语
  通过对株溪口水电站厂房流道泵送混凝土施工的探索与实践,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分析影响产生裂缝的因素,总结出了一套泵送混凝土,特别是高强度、高流态的大体积泵送混凝土裂缝防治的一些办法。有效的解决了大体积泵送混凝土易出现裂缝的问题,保证了施工质量。
  (1)首先在满足流动性、泵送性和强度条件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和降低坍落度;
  (2)选用低热水泥,利用“三掺”技术,掺入煤灰、选用对混凝土干燥收缩影响小的外加剂、并掺加适量膨胀剂;
  (3)搅拌时采用了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浇注过程中采用二次振捣,使混凝土达到均匀密实;
  (4)浇注完成后注意对混凝土保温、保湿养护;
  (5)另外模板构造的稳定性、刚度、强度不够、漏浆、过早拆模以及钢筋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施工缝的设置、极端气候下施工等,也都可能引起混凝土结构开裂。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1. 袁光裕、胡志根. 水利工程施工[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4
  2. 冯浩、朱清江. 混凝土外加剂工程应用手册[M].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3. JGJ/T 10—95.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S]. 1995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