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测量技术要求及允许偏差
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 附表2—1
建 筑 物 结 构 特 征
|
测距相对中误差
|
测角中误差(“)
|
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
|
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程中误差(mm)
|
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
|
金属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
|
1/20000
|
5
|
1
|
6
|
4
|
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
|
1/10000
|
10
|
2
|
5
|
3
|
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60m或跨度6~18m)
|
1/5000
|
20
|
2.5
|
4
|
2.5
|
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15m或跨度6m及以下)
|
1/3000
|
30
|
3
|
3
|
2
|
木结构、工业管线或公路铁路专用线
|
1/2000
|
30
|
5
|
--
|
--
|
土工坚向整平
|
1/1000
|
45
|
10
|
--
|
--
|
注:1.对于具有两种以上特征的建筑物,应取要求高的中误差值;
2.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
柱子、桁架或梁的安装测量允许偏差 附表2—2
项次
|
测量项目
|
测量的允许偏差 (mm)
|
项次
|
测量项目
|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
1
2
3
4
|
钢柱垫板标高
钢柱±0标高检查
混凝土柱(预制)±0标高
混凝土柱、钢柱垂直度
|
±2
±2
±3
±3
|
5
6
7
|
桁架和实腹梁、衍架和钢架的文承结点间相邻高差的偏差
梁间距
梁面垫板标高
|
±5
±3
±2
|
注:当柱高大于10m或一般民用建筑的混凝土柱、钢柱垂直度,可适当放宽。
附属构筑物安装测量的允许偏差 附表2—3
项次
|
测量项目
|
测量的允许偏差 (mm)
|
项次
|
测量项目
|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
1
2
3
|
栈桥和斜桥中心线的投点
轨面的标高
轨道跨距的丈量
|
±2
±2
±2
|
4
5
6
|
管道构件中心线的定位
管道标高的测量
管道垂直度的测量
|
±5
±5
H/1000
|
注:H为管道垂直部分的长度(mm)。
构件预装测量的允许偏差 附表2-4
项次
|
测量项目
|
测量的允许偏差(mm)
|
1
|
平台面抄平
|
±1
|
2
|
纵横中心线的正交度
|
±0.8√l
|
3
|
预装过程中的抄平工作
|
±2
|
注:l为自交叉点起算的横向中心线长度(mm),不足5m时,以5m计。
高层建筑物竖向测量的允许偏差 附表2-5
工程项目
|
相邻两屋对接中心线相对偏差(mm)
|
相对基础中心线的偏差(mm)
|
累计偏差(mm)
|
厂房等的各种构架、立柱
|
±3
|
H/2000
|
±20
|
闸墩、栈桥墩、厂房等的侧墙
|
±5
|
H/1000
|
±30
|
筛分楼、堆料高排架等
|
±5
|
H/1000
|
±35
|
注:H为建筑物、构架物的高度(mm)
变形测量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 附表2-6
变形测量等级
|
垂直位移测量
|
水平位移测量
|
适用范围
|
|
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mm)
|
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mm)
|
变形点的点位中误差(mm)
|
||
一等
|
±0.3
|
±0.1
|
±1.5
|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重要古建筑、精密工程设施等
|
二等
|
±0.5
|
±0.3
|
±3.0
|
变形特别敏感的高层建筑、高耸建筑物、古建筑、重要工程设施和重要建筑场地的滑坡监测等
|
三等
|
±1.0
|
±0.5
|
±6.0
|
一般性的高层建筑、工业建筑、高耸建筑物、、滑坡监测等
|
四等
|
±2.0
|
±1.0
|
±12.0
|
观测精度要求较低的建筑物、构筑物和滑坡监测等
|
注:1、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和点位中误差,系相对于最近基准点而言。
2、当水平位移变形测量用坐标向量表示时,向量中误差为表中响应等级点位中误差的1/√2。
3、垂直位移的测量,可视需要按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或相邻变形点高差中误差确定测量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