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章建刚:中国非世界建筑博物馆

2013-01-21 14:26设计师访谈

章建刚:中国非世界建筑博物馆

中国不是世界建筑博物馆

  千金买争议 怪诞成地标

  深圳南山区如今正陷入“豪华天桥门”事件。日前,有网友发帖称,该区“春花天桥”梁架均使用航空级钛合金铝材,耗资20亿元,但投入使用以来长 期存在电梯停运、桥面积水、上千个LED灯晚上不亮等问题。对此,南山区官方予以否认,称实际造价约5000万元,针对相关问题,“各有关部门将认真整改 和完善”。

  城市公共建筑天价现象、奢侈化现象近年来屡屡发生,不论是前几年批评种种的各种豪华政府大楼,还是曾引起广泛争论的天价路灯、井盖、五星厕所,还是各种城市广场,都曾是社会批评的焦点。

  深圳“春花天桥”看起来确实显得富丽堂皇,却难以获得人们的认同感,招来无数批评。无独有偶的是,不久前广州斥资4.47亿建21座人行天桥的事件,也曾引发广泛争议。那么,作为公共建筑,究竟是否应该兼具艺术性、观赏性,是否应该花费更多的公共财政支出?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美学室研究员、城市与建筑美学学者章建刚对此表示,随着现代化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的进步,城市建筑应该有所提升,这里 面公共建筑又首当其冲,在原则上,应该关注文化内容的表达,提升市民的凝聚力。但问题是,我们所见的诸多高价的公共建筑,到底有没有做到应该做到的?花这 些钱,又是否有公开透明的规则?

  公众缺席的公共建筑

  近年来,高价乃至天价的公共建筑屡屡成为争议的焦点,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章建刚: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财政状况也快速改善,在这个前提下,公共空间也应该有所改善,对于公共建筑来说,增加地方性的表达,文化内容的表达,以此来提升市民对于城市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原则上确实是应该这么做。但是就我看到的诸多类似的建筑,没有什么太精彩的作品。

  那是什么样的作品?

  章建刚:更多的只有科技崇拜、自然崇拜乃至显示财富的作品。很多作品,文化表达的内容并不清楚,支出情况不 清楚,功能是否完善不清楚……我想,这可能是引来许多非议的原因吧。首先,建筑也是一种文化,它表达的是一个社会当前文化发展的状态。其次,作为公共建 筑,用的是公共财政,而公共财政的支出是否公开透明至关重要,不是领导拍脑门可以决定的,而是需要市民参与决策。最后,公共建筑承担着各种公共功能,这些 功能的完善很重要,很多建筑表面上看都很好,但一旦遇到问题却无法解决,比如北京前一段时间的淹水。所以,公共建筑,不是外表光鲜就好,不是花费高昂就 好,它有许多衡量的标准。

  民意的表达为何缺位

  城市的“地标建设”成为批评和非议的对象,焦点往往集中在“天价”、“奢侈”等字眼上,广场、高楼、路灯、雕塑……如今,连天桥也加入其中,这些外观精美豪华的建筑,给人们的感觉却往往并非眼前一亮,而是内心的怀疑,是政绩工程?是面子工程?还是腐败的温床?

  章建刚说:“公共财政的支出有其原则,也有优先性排序的问题,如果它既不透明也不公开,如果一个城市还有许多收入低下、生活困难的人群,那么高价的公共建筑,就必然会受到人们的怀疑和批评。”

  是博物馆还是重灾区

  有人说中国大城市已经成为建筑博物馆,什么样风格的建筑都能找到,是否如此?

  章建刚:恰恰相反。我们在公共建筑设计上涉及的面并不宽,反而很窄。很多国际上流行的流派都找不到。比如说 后现代主义建筑,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功能,认为一切装饰都是罪。而后现代主义,则要求有文化的表达,有现代与传统的对话等,这样的建筑,我们的城市中找不 到。再比如解构主义的建筑作品,国内也非常少,央视的大楼稍微有一点儿解构主义的色彩,但类似的也非常少。再如,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风格,做得比较好的 也少,看起来有很多仿古的建筑,但实际上真正让人感觉舒服的仿古建筑极少。以北京为例,前些年建筑学界有一种说法,说东长安街是建筑的重灾区,实际上很多 地方都是类似。看起来五花八门的建筑非常多,但是真正有文化内涵,能够表达某种意义的建筑太少了。

  这是什么原因呢?

  章建刚:第一,建筑师能不能做这样的建筑设计,能不能真正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并且把它在建筑中表达出来。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建筑的甲方,也就是出钱的一方更多时候,只是要求表达出富裕、阔绰乃至权力,而不要求表达出文化内涵,不要求有凝聚市民的意义。这样 的建筑,我们在北京、上海等等各个大城市中可以看到很多。

  是服务还是炫耀

  表达富裕、阔绰、权力的含义,是否可以看作是一种炫耀?有人批评说公共建筑成为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您怎么看?

  章建刚: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建筑本身越来越高大、精美,这是建筑发展的趋势,也很正常。如果是某个私人建 筑,有这样的要求,无可非议。但是,公共建筑则不同,公共建筑是由公共财政支出,并且服务于公共功能的建筑。所以,这样的建筑,它的支出、它的形象等,就 必须要有公众的参与和表达,这样才能获得公众的认同。

  恰恰今天很多批评都是针对公共建筑的,在您看来原因是什么?

  章建刚:我觉得原因就在于缺乏民意的表达。很多地方公共财政的支出,都是领导决定,普通民众既无法表达自己的意见,也无法参与决策的过程,甚至不知道支出的情况。就如那些受到批评的政府大楼,它们的建设如果有民众的参与和表达,我相信不会有那么多的批评。

« 上一页 1/2 下一页 »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