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张永和 建筑是审查世界的一种方式

2013-02-21 21:57设计师访谈
 张永和:中国实验建筑代表人之一,1956年出生于北京,是我国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的次子,多次获国际建筑设计大奖。1993年,与妻子鲁力佳一起回国成立非常建筑工作室,正式转入商业实践。他在国内最著名的建筑设计可能就要数“长城脚下的公社”了。


对于一个试图写部建筑小说的人来说,张永和的这部《作文本》,应该会是一个绝妙的启示和参照。


  对抒情的抗拒


建筑小说怎么写呢?我的想法是,以文字的方式完成一个空间内所有可能完成的基本动作――伸展、移 动、挣脱、奔跑并观察,然后经由文字抵达一座建筑的灵魂(在这里,文字完成一种类似通道或媒介的功能),最终,通过上述运动,文字本身也变为建筑或反建筑的一种形式。


这当然有点乌托邦,不过,在这方面,至少有两点和张永和的思路是对应的:第一是客观性,第二是事物基本的叙事功能。

  在相当于本书序言的文章《写作文》中,张永和清楚地表达了自己对抒情的反感。作为一个建筑师,同时又是一个对文字有着特殊趣味的人,张永和的这种反应是意料之中的――一个精于算计和逻辑的建筑师,怎么可能对抒情情有独钟?


在这方面,张永和似乎有着天生成为一个建筑师的禀赋。


早在中学作文时,抒情对于张永和来说就成为一件尴尬的事,到后来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到了“根本无情可抒”,而张永和后来的建筑作品,也明显以理性见长。


但反抒情并没有影响张永和对文学的兴趣。“也许,我与文学或文字之间相互折磨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因为,反抒情并不等于反文学,更不等于反想象力。


想象力说到底是对空间的一种延伸和再造,而文字恰恰是关于空间的一种艺术,这一点,早在本雅明30年代的写作中已有明确阐释。


文字与建筑也终于在这一点上打通了。


  矮隔间的发明者


文字可以建造空间。这首先表现在文字对空间的描述功能上。


事实上,在文学的全部历史中,文字总是具有某种对建筑新形态与新观念的预见性。


在《文学与空间》这篇文章中,张永和考证了卡夫卡在建筑学方面某个不经意的贡献。那是在《城堡》中,卡夫卡所设计的一个办公空间:


一条低矮的走廊,两边两排小房间。引人注目之处是小房间的隔墙是不到天花板的,整个空间中的声音可以互相听到。


卡夫卡无意中预见了后来出现的开敞式办公环境以及它的副产品――矮隔间。放置在开敞的环境中,犹如两个建筑同时存在于一个空间,上层是公共的,下层是个人的。


当然,文字的空间构造性并不仅仅通过描述功能体现,更重要的是,它还通过自身的存在和某种内在的运动形式完成对空间的雕塑。也就是说,文字可以建筑的方式存在。


在明确这一点之后,那么反过来,我们可以说张永和的工作,是在用建筑完成内心深处压抑已久的叙事冲动。


  “作文/本”还是“作/文本”


在张永和全部的关于建筑艺术的活动中,除了具体的建筑设计,他本人还素来以擅长对建筑哲学的理论思考而著称。今年9月,张永和就将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建筑系主任,这种逐渐区别于国内其他建筑师的国际认可,或多或少与他富于创建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洞见有关。


张永和一直试图用建筑的智慧思考和审视这个世界。


什么是建筑的智慧?简单而言,建筑的智慧具备如下一些特质:冷静,客观,绝对理性,反抒情,并逐渐通过一种精密的计算和逻辑推理,推导或制造出关于这个世界与时空的对应关系。


这更类似于一个叙事过程,一个绝对客观的叙事。


关于建筑的叙事功能,张永和这样写到:“与电影比较,建筑具备语言外所有的叙事因素,空间比电影更多一相度。建筑叙事的可能性成为一个值得探索的问题。可以尝试用空间造型'翻译'电影叙事。”


这是一种明确无误的表述。张永和的建筑哲学可能更多的来自他的文字才华,这种才华必然地导致一种本能性的叙事冲动。


实际上,即便是在“作文本”这样一个简单的书名中,也体现了张永和的某种建筑智慧和匠心。


“作文本”可以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作文/本”(写作文的本子),还有一种是“作/文本”(制作文本)。通过节奏的变换和字义的不同组合,即便在“作文本”这样一个短语或短句中,也营造出了一个奇妙的变化的空间。


张永和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建筑永远不是凝固的,而是运动的,通过对意义的不断滥用、错用,建筑已永远地滑向了某个未知的空间。


这就好比卡尔唯诺在《城中四季》所描述的故事:


夏夜,马可瓦尔多一家人站在阁楼里,欣赏窗外景色。窗户对面屋顶上的霓虹灯广告招牌闪闪烁烁。当霓虹灯亮起来的时候,因为光度很强,其 他东西很难看清,只能看到招牌上的GNAC四个字母;当它熄灭时,就能清晰地看到天空、星座和月亮。因此,窗外的夜晚就由GNAC和月光轮流统治,20秒 钟一轮换。


对于这样一幅场景,一家人有着各自不同的理解。女儿的感情显得细腻甜美,月光使她陷入憧憬,而灯光则把她的思想带进舞厅;两个小儿子的 思想和行为带有孩童的天真,在月光下,他们有一种温暖而又恐惧的感觉,在灯光下,他们却相互逗乐,用手当枪相互射击;母亲在月光下有点替孩子担心,觉得窗 外的气氛对他们不利,当灯光亮时,她却觉得是在一个要人家做客;父亲却趁此机会忙着教孩子认识天体……


终于在父亲的激励下,一个儿子用弹弓射向霓虹灯。那个晚上,霓虹灯再也没有亮起来,原有的两个交替变幻的世界变成了一个稳定的月光下的世界。


张永和在一个超长的注脚中引述了卡尔唯诺的这则故事,而他也通过“作/文本”,使自己的“作文/本”最终滑向了卡尔唯诺的世界。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
张永和 :非常与平常
张永和不认为建筑的起点是形式,一个建筑的起点,比较冷静地说就是使用。  2011年6月2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久负盛名的古典

2013-02-261008

张永和:中国建筑设计的技术含量低下
建筑设计师张永和及他的团队非常建筑首次将玻璃钢材料全方位应用于建筑结构,根据天安时间的挑高空间创作了一件建筑装置作品。不

2013-02-26975

张永和:中国更需要规划师
  大家熟悉的建筑是用玻璃、钢、石头等造出来的,有着封闭的墙,是静态的,但是现在,借助魔方,我们向那种古老的建筑说声再见

2013-02-21935

张永和:去除“符号”建筑 回溯城市“肌理”
张永和:去除符号建筑 回溯城市肌理12月10日下午下午两点,来自哲学、社会学、美术、电影、音乐、建筑等各个学科的15位学者聚集在

2013-01-221061

张永和:我对中国热衷奇观性建筑十分警惕
张永和:我对中国热衷奇观性建筑十分警惕张永和一张嘴,就是胡同味儿,悠悠的带着儿化音,说什么都像跟你商量,漫不经心地抖个包

2013-01-211488

张永和:好建筑加不出好城市
张永和:好建筑加不出好城市在后奥运北京的公共建筑论坛上,话题主要集中于建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的规划尤其是城市规划中对于大

2012-01-021634

张永和:“传统”建筑见证时代 “竹林”是中国符号
张永和 作为著名建筑大师张开济之子,他却自言学建筑只是偶然;他教的设计,却带着学生盖房子;他受到的教育,以西方的文化为多,

2008-02-211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