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湖南株洲的茶陵县,由于坐拥7亿吨优质陶土资源,加上交通便利、比邻广东以及中原市场,因而最受佛山陶企关注。自去年引入知名陶企彩蝶陶瓷后,今年更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称号,并于5月再次引进广东省知名陶企德安居陶瓷。目前,建陶企业在当地投资超过13亿元,茶陵有望成为湖南首个建陶基地。
佛企加快新兴陶瓷产区出现“首届陶瓷产区科学发展圆桌论坛”日前在佛山召开,各产区代表聚首一堂,分析当前国内外建陶发展情况。佛山陶瓷行业协 会秘书长尹虹表示,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世界500强在佛山投资了30多亿美元,而近三四年的佛山陶企外迁,在全国投资已超过200亿元人民币。大规模、大 手笔的外迁,使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搬涌现出多个新兴陶瓷产区,以往的“三山二江一海”(佛山、淄博、唐山、晋江、夹江和上海)局面被打破,如今的新“八大 产区”———辽宁、江西、湖北、陕西、重庆、河南、湖南、山西,2009年建陶产量同比超过50%。
据分析,佛山陶瓷的概念在淡化的同时,却在全国各地得以推广和扩大,承接众多佛 山建陶企业的广东恩平、云浮,湖南茶陵、岳阳、辽宁法库等地迅速崛起,成为新兴建陶产区。目前,七成以上佛山陶企已把厂房迁往外地,本地只剩下不到30家 待迁,也就是说,持续数年、声势浩大的“佛山陶瓷外迁”将告一段落,建陶产业进入了群雄纷争的后佛山陶瓷时代。
茶陵或成湖南最大建陶基地作为全国八大陶瓷产区之一,湖南一直以醴陵为主的日用陶瓷扬 名,近年来,随着陶土资源的开发,交通运输建设、消费市场的扩张,加上积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衡阳、株洲、湘潭、岳阳、郴州、常德等地逐渐成为佛山建陶 企业外迁的热土,其中以株洲市茶陵县陶土资源最为丰富。据茶陵县商务局副局长彭军红介绍,去年茶陵在14个乡镇发现了陶瓷原材料,钾长石、高岭土、瓷泥等,不仅数量巨大、表浅易于采掘且品质优良,初步估计储量达7亿吨以上,可供10余家陶瓷规模企业开发50年以上。“生产建陶所需80%以上的陶瓷原料,都可以实现本土化。而且大多数原料运输距离能控制在40公里以内。此外还有大量暗红色页岩,颜色均一、磁化好,是生产仿古砖、自然环保砖及深色砖的最好原材料。”
据了解此前该县已被授予“中国陶瓷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基地”称号,在建的建筑陶瓷工业园,预计将成为湖南首个大型、专业的建筑陶瓷工业园。去年佛山知名企业彩蝶陶瓷投资3亿元在园区内设厂,目前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能建成并投产。另一知名陶企德安居陶瓷也于不久前投资10亿元兴建多条生产线,预计投产后日产量达到8万平方米。此外光华、聚朋都两家陶瓷原料公司也已进驻。据悉,该县计划用3至5年时间把当地打造成100条窑炉、年产值达100亿元以上、年创税收2亿元、安置劳动力1万人左右的建陶产业区。
7亿陶土成引资“杀手锏”
佛山陶瓷行业协会会长戴一民分析指出,近来不少佛山陶企都十分关注湖南,关注茶陵,首先看中的是其丰富、优质、易采掘的陶土资源。
此外,交通便利也是当地一大优势。据了解,由于地处湘赣枢纽,拥有衡炎、岳汝、泉南3条高速,衡茶吉、醴茶2条铁路,经过106国道、320省道,既比邻广东,便于技术人员往返,同时又紧靠庞大的中原消费市场,辐射长三角,能有效减少运输成本。
据分析,目前不仅是佛山,江西、山东等传统产区都面临升级转移,茶陵有望藉此契机积极承接更多其他产区的建陶企业。
不过业内人士也坦诚,受土地门影响,如今陶瓷企业对于外迁都十分谨慎,在考察硬件的同时,对当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信誉度、产业规划都十分重视。据介绍企业在外地要建设一条生产线起码要耗费8000万元人民币,万一投资受阻,不能如期投产,带来的便是巨额损失和信誉、品牌的受损。
“始终把环保放在第一位”
“地处湘赣边界、罗霄山脉西麓”的茶陵,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拥有南宋古城、云阳森林公园等名胜古迹,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六县之一,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如今发展建陶产业,是否对进驻的企业有较为严格的环保要求?
“我们始终把环保摆在第一位,宁缺毋滥,有序发展。每家进驻茶陵的建筑陶瓷企 业,必须是环保型的、无污染的,必须通过环评论证的。”彭军红更表示,针对部分产区出现土地门、盲目引资等现状,茶陵已对陶瓷产业园建设实行合理规划布 局,实行“不扎堆、不聚集”的策略,且远离居民区,并依法取得国土手续后再动工建厂,保护企业利益,坚决杜绝因产业转移而出现的“圈地运动”。
至于陶企较为关注的优惠政策,据介绍,茶陵享有西部地区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 优惠政策,目前已建立了县级领导挂帅的招商体制,坚持以行政法律手段管理园区,发展区域经济,为企业提供“一条龙”服务,不仅在土地价格上有优惠,政府还 将负责七通一平,办理各种手续,加快企业建设投产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