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林徽因:和建筑师在一起,毫无浪漫可言!

2022-11-25 22:12设计师访谈


找一位睿智有趣还有品位的建筑师做为自己的终生伴侣,从此过上幸福浪漫的生活。这一定是很多女性的梦想!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

每天都在加班赶工,能有幸福可言吗?

林徽因就曾说过:“和思成在一起,毫无浪漫可言!”?

那么事实究竟是如何的呢?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来讨论个究竟。

大家好,我是林徽因

一个集才华与美貌于一身的女子~

提到我和思成

你也许会想到

罗曼蒂克的建筑界爱情故事

但事实可不止如此

文末有思成全套作品和我们的纪录片哦

我18岁时认识了思成

因为对建筑的共同爱好

我们成了好朋友

两年后,我们一起去宾大留学

他读建筑,我学美术

我们在学校度过了一段愉快的画图时光

Ps:

当时的宾大建筑系只招收男生

我只好把建筑作为选修课

但这丝毫不影响我对它的热爱

接下来就是——

我们毫无浪漫可言的古建筑考察之旅啦

真的是毫无浪漫可言!

01

老梁一心要去野外,我也很无奈

1931年,我和思成回到北京

加入营造学社,开始研究《营造法式》

没想到,这本巨著如同天书

完全看不懂啊啊啊

(——其实宝宝内心是崩溃的)

老梁执意要破解 “天书”

还说要写一部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于是带上我踏上野外考察之旅

寻找中国年代久远的古建筑

(其实宝宝的内心是拒绝的,因为——)

那时候

有百年历史的建筑都已经年久失修

而且往往在离我们很远的地方

经常需要靠骡子、人力车

甚至~在泥泞的村庄道路徒步

(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老梁年轻时被一辆摩托车撞过

走路的时候一瘸一拐的

而我也有多年的老毛病——肺结核

咳咳咳,你们脑补一下

一个残疾人和一个咳咳咳的病人

骑着骡子行走在泥泞的村路上

(我也很抗拒啊)

时任美国驻华使馆新闻处处长费正清给我们的评价:

(他们)傍晚五时半便点起了蜡烛。

没有电话,仅有一架留声机和几张贝多芬、莫扎特音乐的唱片;

有热水瓶而无咖啡;有许多件毛衣但多半不合身;

有床单但缺少洗涤用的肥皂;有钢笔、铅笔但没有供书写的纸张。

他们都已成了半残的病人,却仍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致力于学术。

02

8年时间,老梁愧疚自己没多少贡献!

8年时间,我和老梁,还有营造学社的成员们

走访了中国15个省,200多个县

勘测了2738处古建遗存和石窟造像

那些埋没荒野的国宝级古建筑渐渐开始为世人所知

像北平西山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四川宜宾县旧州坝白塔

河北赵县安济桥等等

(好吧我承认这个时候我也是很骄傲滴

渐渐开始理解思成啦)

碧云寺金刚宝座塔

宜宾旧州坝白塔

河北赵县安济桥

But,思成是这么说的:

我对这个社会做出了几多贡献?

在家父的影响与鼓励下,我努力认真地学习了建筑学,长达八年,辛苦地耗费了整整一个抗战期,

在这个抗战里,我还耗费了自己的心血和社会的那么多资源,那么,试问我对中国的建筑学、建筑教育有几多贡献?

这个傻子,一定是画图画傻了

03

佛光寺大殿,啪啪啪打脸日本人

当时,有日本学者扬言

中国境内已无唐代木构遗存

要看唐木构件只能去京都、奈良

思成不信,我也不信!

(哼,我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怎么可能)

1937年6月

我们来到了五台山脚下的豆村

进入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时

我们的心情,可以说是惊喜万分

这也是我和思成人生最辉煌的一天

佛光寺大殿本是一座正儿八经的唐构建筑

殿内还藏有大量唐代的雕塑、绘画和墨迹

思成说它是“国内古建筑之第一瑰宝”

也是“我国封建文化遗产中最可珍贵的一件东西”

从此,那些日本人再不敢多说什么了

为了完成研究,

我们爬进了寺庙的角落

钻到寺的屋檐底下

那里到处都是尘土

还有成千上万只蝙蝠和臭虫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兴奋和热情

看看思成后来在书里写的:

我们戴着厚厚的口罩掩盖口鼻,

在完全的黑暗和难耐的秽气中好几个小时地测量、画图和用闪光灯照相,

当我们终于从屋檐下钻出来呼吸新鲜空气的时候,

发现在背包里爬满了千百只臭虫。

我们自己也被咬得很厉害,

可是我们发现的重要性和意外收获,使得这些日子成为我多年来寻找古建筑中最快乐的时光。

04

甲方丢给我们一支笔,要画一座完整的塔?

思成他们当时

工具只有最简陋的鸭舌笔和墨线笔

却绘制出了当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准的图纸

巅峰之作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木塔——

山西应县佛宫寺辽释迦木塔

(作为她的妻子和助理,我也是很骄傲滴

毕竟这里其中也有我的功劳啊)

释迦木塔立面图

释迦木塔剖面图

05

思成倾尽一生的作品究竟长啥样呢?

二战结束后思成被选为

曼哈顿的联合国大楼设计委员会中国代表

他将《图像中国建筑史》文稿

及手绘图和照片带到美国

希望能在当地出版

然而当时由于中美关系的原因没能成功

后来几经周折

图纸1978年才被追回

此时他已去世6年

举报
收藏 0
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