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培铭 摄影/刘玄
“当时看了很多大师的传记和他们的作品,从他们的身世、经历以及许多赏心悦目的建筑作品上发现建筑这个专业的丰富性,突然感觉自己差了很多,深深感悟到当一个好的建筑师是非常不容易的。”蒋培铭认为好的建筑不仅要有艺术,还要有理论、要有根据,而且还应该有一定的地域风情,而要实现这些,学校的东西远远不够。
蒋培铭认为建筑师应该多去经历生活、体会生活,多看、多琢磨。大三后蒋培铭拼命看书、画画、参加竞赛,并得了一个全国性的竞赛奖,“自己头一次和社会上接触,得到承认,感觉挺有信心。”
“毕业的时候立下五年计划,这五年我要成为一个有实际工作经历、各方面比较完善的建筑师。”作为全班学习的前几名,蒋培铭工作岗位的平台还是不错的。“由于发表作品、画、文章,有了点名气,就这么晃了几年以后,我自认为,那两年,在我们八三左右这两届,我肯定是最优秀的建筑师之一。”但蒋培铭的自信没持续太长时间,“过了一段时间,经过工作的实践,才发现很虚,发表画、文章,对自己名利有点作用,但感觉比较空,毕竟要拿作品去说话,所以这时发现作品实践特别重要。”
“在学校的时候,比较浪漫,并不太了解技术实践的东西,后来这五年,发展到认真对待研究的角度,感觉建筑更复杂了,是一个科学客观的东西,也不是象上学校那会儿想象的那样,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蒋培铭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梦中的建筑》,将建筑理解成两个概念,一个是可以实现的,还有一个是追求的。在蒋培铭毕业的那几年,建筑对社会来说只是一种需要,还没到精神层面,无法追求城市亮点、标志性建筑这样的概念,所以也很少碰到能理解建筑师,让人尽情发挥的客户。
1992年到1997年这五年,蒋培铭实现了一些作品,自己也成为院里副教授级高工,而这时各地也开始提倡建标志性建筑,蒋培铭觉得建筑师应该和社会一起成长,他那时已经更深层次想的是建筑不应该给城市带来不好的效应,“我们的建筑不一定非要追求创造性,但是起码不污染城市,建筑看起来要有修养。”
到了2002年,又一个五年过去了,蒋培铭完成了很多国内国际的项目,逐渐凭实力在业内有了一定影响。“这回我感觉比较充实,做了一些,不敢叫作品,叫工程吧,让人看到鲜活的你设计出来的东西。”这五年他走了二十多个国家,寻找有灵魂、有思想、有人文的建筑。这一走他发现中国建筑虽然是在上升趋势,但和国外相比,不论是建筑创意还是技术,以及城市文化保护,城市控制方面,差距还是很大。
蒋培铭通过十五年的实践和思考,发现建筑不仅是对社会民众的一种交待,更重要的是要推动建筑的进步、城市的发展。那些由特色建筑组成的城市形成美好的文化和肌理,总是让人们在去一个城市之前脑海中即已充斥着一些映象,而新的建筑应该保持这种特色的东西,是城市空间文化的延续,而不是破坏原有的映象,与此同时,也应该同样成为城市新的希望。
城市的肌理
2002年,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蒋培铭成立了个人工作室,他认为这是北京大的设计单位认可的第一个个人工作室,在他之后才有了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院相继成立的个人工作室。
“工作室成立之后感觉自己特别解放,自由,现在一是项目可以选择,再有对建筑的看法研究能表现出来,我们这五年来做项目,逐渐有一定的方向,而不是特别盲目。”有着之前的思考与实践,现在的蒋培铭对单体建筑不是太感兴趣,他认为单体建筑太过渺小、孤立无援,尤其是有些区域的规划没有从文化艺术还有城市真正的肌理这些角度考虑,而只考虑到技术层面,导致这一地区内的单体建筑形态风格各异,缺乏整体的概念,肆无忌惮地蹂躏城市空间和城市景观,表现出来非常苍白,例如北京、上海某些飞扬跋扈的建筑。